风催白草霜叶丹,嶙峋黛色标南极。
晨起冲寒恣攀陟,扪萝策杖嗟无力。
林壑阴森径转回,赤霞掩映青莲开。
殿阁参差翠微畔,黄金作户玉为台。
玉台金户通流水,门外孤峰插天起。
往往飞花下石坛,呦呦驯鹿临崖涘。
修竹长松烟雨间,鸣琴对月醉忘还。
回首氤氲渺城市,悠然身世非人寰。
江东才子金闺客,遥下天门飞汉节。
覃恩中土焕尧文,览胜南州探禹穴。
嵩高伊阙剩遨游,淮汝风烟亦暂留。
校书懒卧扬雄阁,作赋常思王粲楼。
山中载酒摛毫素,尽日讴吟倚双树。
飞泉寒谷生光辉,珠宫画壁流云雾。
蹊路欣看天马过,驽骀学步愧蹉跎。
凌云逐电燕台去,悬想瑶阶响玉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天马行》。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风催白草霜叶丹,嶙峋黛色标南极。
诗句描绘了一幅早晨的景象,寒风中吹动的白草上覆盖着霜,使得原本就带有红色叶片的树木更加鲜艳。”白草”可能是指某种植物,而”霜叶丹”则形容这些植物在寒风中显得更加艳丽、生机勃勃。”嶙峋黛色标南极”则是形容山峰苍劲挺拔,如同黑色的黛色在天际划出一道界限。
晨起冲寒恣攀陟,扪萝策杖嗟无力。
诗人清晨起床,冒着寒风攀登山峰。这里用”扪萝”和”策杖”来描述登山的过程,”扪萝”可能是指攀爬时用手触摸树皮或藤蔓,”策杖”则是指拿着拐杖作为支撑点。”嗟无力”表达了诗人对于体力不足感到无奈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挑战的勇气。
林壑阴森径转回,赤霞掩映青莲开。
这句话描述了山林中的环境,”阴森”形容四周树木茂密,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径转回”则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让人不禁回头观望。”赤霞掩映青莲开”描绘的是日出时分,红霞与青山相互映衬,莲花也在这样的美景中绽放。
殿阁参差翠微畔,黄金作户玉为台。
这里的”殿阁”指古代建筑,”参差”形容建筑的错落有致。”黄金作户”可能指的是宫殿的装饰,使用了黄金,”玉为台”则形容了宫殿的台基是用玉石制成的。整个句子通过色彩和材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庄重的建筑氛围。
玉台金户通流水,门外孤峰插天起。
“玉台金户”可能是指宫殿的屋檐,而”通流水”则形容其建筑结构精巧,能够将水流引导得既顺畅又美观。”孤峰插天起”则是形容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整句话通过描绘建筑的细节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场景。
往往飞花下石坛,呦呦驯鹿临崖涘。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飘落的花瓣落在石头坛上,而驯鹿在悬崖边饮水。”往往”表示经常、常常的意思,而”飞花”则形容花瓣在空中飞舞。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修竹长松烟雨间,鸣琴对月醉忘还。
这里描述了一幅山水间的意境画:修长的竹子和茂盛的松树之间笼罩着淡淡的烟雾,月光下的琴声让人陶醉,仿佛忘记了归途。”烟雨间”形容周围环境如烟似雾,增添了一份朦胧美。”鸣琴对月醉忘还”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弹琴的人沉醉于音乐之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回首氤氲渺城市,悠然身世非人寰。
诗人回顾过去的城市生活,感到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只有自己的身份和心境发生了变化。”氤氲”形容环境模糊不清的样子,而”悠然身世非人寰”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感。
江东才子金闺客,遥下天门飞汉节。
这句诗可能是说诗人来自江东(今江苏一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才子,现在被派往遥远的地方担任重要职务,就像汉代张骞从长安出发到西域一样。”金闺客”可能是指朝廷派遣的使者,而”遥下天门”则描绘了他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覃恩中土焕尧文,览胜南州探禹穴。
诗人感激皇恩浩荡,他在中原地区留下了美好的政绩,同时他还游览了南方的胜地,探索了大禹治水的遗迹。”覃恩中土焕尧文”可能是指皇帝对他的赏赐或者表彰,而”览胜南州探禹穴”则表明他不仅关注自己的政绩,还对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研究。
嵩高伊阙剩遨游,淮汝风烟亦暂留。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嵩山和伊阙之间的漫游经历。”嵩高”和”伊阙”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分别位于河南洛阳市和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西北,这里的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剩遨游”表示虽然时间有限,但仍然享受了旅行的乐趣。”淮汝风烟亦暂留”则是说淮河和汝水的风光让人暂时停留,不愿离去。
校书懒卧扬雄阁,作赋常思王粲楼。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学校读书时的悠闲生活。”校书”可能是指学者的工作,而”懒卧”则表现出诗人不愿意过于劳累的状态。在这里,他可能在图书馆里休息,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作赋常思王粲楼”则是说每当他写作时,就会想起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王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王粲楼。这可能是诗人的一种怀旧之情,也可能是他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古人的影响。
山中载酒摛毫素,尽日讴吟倚双树。
诗人在山中饮酒作诗,尽情地挥洒笔墨。”摛毫素”意为挥动毛笔书写文字,”讴吟”则是唱歌吟诵。这里可能是诗人在山中找到了灵感,于是拿起手中的笔墨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诗人倚靠在两棵树旁,全神贯注地进行诗歌创作。
飞泉寒谷生光辉,珠宫画壁流云雾。
这句诗描绘了飞瀑和山景的美丽画面。”飞泉”指的是高悬而下的瀑布,它从高山上倾泻而下,发出清脆的声音;而”寒谷”则是指山间的低温环境。这里的水声和山谷的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响效果。”珠宫画壁流云雾”则形容瀑布像珍珠般晶莹剔透,像是挂在墙上的画布上流淌的云雾。这两句话共同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蹊路欣看天马过,驽骀学步愧蹉跎。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自省。”蹊路”指的是山中小道,诗人在这条路上欣赏天马经过的情景。”驽骀学步愧蹉跎”则是说自己虽然笨拙,但却努力向别人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句话反映了诗人谦逊好学的态度。
凌云逐电燕台去,悬想瑶阶响玉珂。
最后一句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高处,远眺燕子台的情景。燕子台可能是一种古代建筑,位于山顶之上,俯瞰四周景色。”凌云逐电”形容诗人站在高处,如同凌驾于云端之上,追逐着闪电般的速度;”悬想瑶阶响玉珂”则是想象着自己走在华丽的台阶上,听着玉制佩饰发出的响声。这里的”瑶阶”和”玉珂”都是高贵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