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怜王孙饿,讵是漂母慈。
丈夫不自食,姑以饭愧之。
果腹不知丑,侠士所诮恶。
叱之出胯下,亦以整其怒。
取履良有谓,辱胯宁无因。
倨侮之狎至,幻出疑一人。
吾欲铸少年,黄石同配享。
大恩与大雠,成我原无两。
淮水日汤汤,英风同一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绘了一幅历史画卷和人性的深刻探讨。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谓怜王孙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孙饥饿状态的同情。这里的“王孙”指的是贵族子弟或王室后代,“怜”表示同情或怜悯。
讵是漂母慈: 诗人通过这句话质疑所谓的“慈爱”是否真实。这里“漂母”是指韩信曾受其恩惠的洗衣妇人,但后来韩信并未报答她,反而背叛了她。
丈夫不自食: 这一句强调了男性应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在古代社会,男人应该能够养活自己和家庭。
姑以饭愧之: 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如果一个男子不能自给自足,那么他可能就会依赖他人的帮助,比如接受别人的食物来羞辱他。
果腹不知丑: 这是说那些只知道吃饭而不知道羞耻的人。诗人认为这样的人是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不值得赞赏。
侠士所诮恶: “侠士”指的是武侠中的豪杰,他们通常被认为有勇有谋。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谴责。
叱之出胯下: 描述了韩信曾经被刘邦逼迫到极点,不得不忍受胯下之辱。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残酷对待。
取履良有谓: 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做出一些看似不道德的事情,但实际上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
辱胯宁无因: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屈辱行为的不解和愤怒。他认为这些屈辱的行为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贪婪和无耻。
倨侮之狎至: 这句诗描述了一些人对他人傲慢、轻视的态度已经到了极点。这种态度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不可取的。
幻出疑一人: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惊讶和不解。他认为这些人的行为就像是凭空出现一样,让人难以理解。
吾欲铸少年: 诗人想要铸造一个像他年轻时那样有志气、有才华的年轻人。这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黄石同配享: 这句话引用了《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故事,讲述了刘邦如何得到一位贤士的帮助,最终成就霸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位贤士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大恩与大雠: 诗人在这里讨论了恩仇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人生中,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和回报别人的恩情,同时也要勇敢地面对和消除仇恨。
成我原无两: 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评价。他认为他的诗歌创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赞美和歌颂上,而是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淮水日汤汤: 诗人借用“淮水”这一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像淮水一样不断流动、变化,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英风同一仰: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英雄人物的风范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和启发。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批判了一些不良行为,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