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髻学吴女,红花向鬓开。
借机携杼出,汲井抱罂来。
洗葛揉梅叶,沤丝治蛤灰。
老姑催瓦祭,趁月压新醅。

【注释】

绾髻:束发为髻。吴女:吴地妇女。红花:红头绳。

汲井:打水。抱罂(yīnɡ):抱着大坛子。压:压滤,滤取清液。

洗葛:洗葛布。揉梅叶:用梅树叶搓洗葛布。沤丝:泡丝。治:加工。蛤灰:用蛤蜊壳的白色粉末。

老姑:年长的女人。催瓦祭:催促烧瓦祭祖。瓦,指瓦片。

【赏析】

此诗描写农村女劳动妇女的生活场景。

首句“绾髻学吴女”,写农村女劳动妇女学习打扮。吴地妇女挽发为髻,插上红花,是她们的装束。“红花向鬓开”,形象地写出了农村妇女的装束和脸庞。

第二句“借机携杼出”。织布女利用上山采麻的时机,带上纺车,到田野上去劳作。“携”字写出她们的勤劳、朴实。

第三句“汲井抱罂来”。“汲井”是说她们从井中打水,“抱罂”是指提着大坛子回家去运水。

第四句“洗葛揉梅叶”。“洗葛”是把葛布放在水中搓洗,“揉梅叶”是把梅树的叶子用来搓洗葛布,这是农家常用的方法。“沤丝”是说将丝绸浸泡在水里,“治蛤灰”是用蛤蜊壳的白色粉末来洗涤丝绸。

最后两句“老姑催瓦祭,趁月压新醅。”“瓦祭”是指用旧瓦片来祭祀祖先,“新醅”是指酿造好的酒。这两句写的是农村女劳动妇女辛勤劳动的情景,她们趁着月色把酿好的酒压滤出来。

全诗通过描写农家妇女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她们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