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三巴别,于今十七年。
闻猿同白帝,放鹤各青天。
每入寒山梦,奇逢信水船。
临岐相笑约,后会十须全。

【注释】

信州:即今江西上饶。陈雨泉:作者的朋友,时为信州教授。三巴:泛指西南一带。白帝:四川奉节县的白帝城,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基地。放鹤:指《庄子》中“庄周梦为蝴蝶”的故事,后用此典故表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青天:天空,这里比喻高远。寒山:即寒山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奇逢:意外的相遇。相笑约:互相开玩笑地约定。十须全:意谓十年之内必须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写诗人与友人在信州(今江西上饶)的偶遇,表达了对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

第一句:“忆昔三巴别”,回忆起当年离开成都,告别了三巴(成都、重庆、巴中一带),已经整整十七年了。三巴,指四川盆地,古称“巴”、“蜀”。三巴分别指川东的夔州(今奉节)、川南的嘉定、川北的利州(今广元)。三巴是当时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诗人贬谪之地。

第二句:“于今十七年”。这一句是说,自从那次告别之后,到现在又已过了十七年。“十七年”是实数,但更深层的含义在于表现时间的漫长和岁月的无情。“十七年”的跨度,不仅让诗人对往事充满了回忆,而且也使诗人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

第三句:“闻猿同白帝”,听说在白帝城听到了猿猴的叫声。白帝城,即白帝庙,位于瞿塘峡口之西。相传三国时刘备曾驻军于此,故又称“武侯祠”。传说诸葛亮在此设下空营计,以诱敌深入而伏击之,因山势险要,人称“白帝城”。

第四句:“放鹤各青天”,“放鹤”,典出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荆州人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亡魂求索食。”唐李肇《国史补》亦载:“江陵府端午日竞造龙舟,画为门额,皆绣羽缠柱,状如生,竟日宴乐。又有角觝之戏,率以为娱,贵家少年或以丝缠脚作新妆束,竞艳独传。其有女弟子者,皆以绢花罗衫掩双袖,谓之‘掩袖郎君’。贵家尚呼为‘踏袜公子’。”

这句是说,现在听到猿猴的啼叫,仿佛是在向白帝城那边飞去;我则在放飞我的鹤,飞向那青天的云霄之上。

第五句:“每入寒山梦”,每当走进那冷清的山林之中,便梦见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山水。寒山,即寒山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寒山寺始建于隋代,初名“妙胜寺”,唐贞观年间改称“寒山寺”。

第六句:“奇逢信水船”,“信水”,即信江水。《元和郡县志》卷二一引《临川记》:“信州多水,有五湖、七泽、九曲、百滩。”

第七句:“每入寒山梦,奇逢信水船”,每当进入那幽静的山林之中,便梦见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山水。

第八句:“临岐相笑约,后会十须全”。“临岐”,即临别。岐,分岔路口。

第九句:“后会十须全”,以后一定要重聚,那时你我都会完好无损。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易通俗,却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