跏趺长使晷潜移,敲竹何人莫问奇。
正是勾玄寻乐处,真诠应得少人知。
在这首诗中,“跏趺长使晷潜移”描绘了一种静坐冥想、等待自然规律变化的景象。”跏趺”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专注,”晷”则指古代计时器日晷,这里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更迭。”长使晷潜移”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敲竹何人莫问奇”,这句话通过敲打竹子的行为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探求真理的境界。”何人”表示询问的对象不存在,强调了这种追求的独特性和私密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探索的无限渴望。”勾玄寻乐处”中的”勾玄”意为探寻深奥的道理,”寻乐处”则是指寻求乐趣和知识的源泉,整体表达了对知识和真理追求的执着和热爱。
“正是勾玄寻乐处,真诠应得少人知”,这句诗强调了真正的理解和领悟往往不为人知。”勾玄”和”真诠”都是指深刻理解和真实诠释,”应得”则表示这些理解是应当被认可和珍视的。这里的”少人知”反映了作者对于真理的谦逊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默默无闻、坚守真理的人的敬意。
方献夫的《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九》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体验,传达了对时间和知识探索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真理和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