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来京口,苍茫接远汀。
寒声随落月,流影带疏星。
楚树遥村暝,吴山隔岸青。
夜深舟泊处,欹枕若为听。
译文
从江边来的路上,我远远地看见京城。
月色中传来寒潮的声响,流影伴随着稀疏的星光。
远处是楚地的树木与村落,在暮色中显得朦胧;
吴山隔岸,夜色里更显得青翠。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泊船处,倚着枕头难以入眠。
注释
- 渺渺来京口: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古称京口,是长江北岸的重要城市。
- 苍茫接远汀:汀,水边平地,远汀,指遥远的水边之地。
- 寒声随落月:寒声,这里形容风声。
- 流影带疏星:流影,月光在水中的倒影。
- 楚树遥村暝:楚树,指的是南方的树木,通常指柳树或梧桐。
- 吴山隔岸青:吴山,位于江南的吴郡(今苏州),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建都而得名。
- 欹枕若为听:欹(qī),倾斜的样子。若为,好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色和感受的诗作。首句“扬子寒潮送陈都阃”直接点明了诗人出发的方向和目的地,即长江以南的地区。次句“渺渺来京口”描写了江边的景象,用“渺渺”来形容其距离遥远、广阔无边。接着,“苍茫接远汀”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辽阔和深远的感觉。第三句“寒声随落月”通过“寒声”和“落月”两个关键词,传达了夜晚时分江边的自然气息。第四句“流影带疏星”则描绘了月光在水中形成的流动影子和稀疏的星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分别描绘了楚地的树木和村落、吴山的景色以及夜晚的静谧,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夜深舟泊处,欹枕若为听”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泊船时的心情和状态,以及他无法入睡时的无奈和焦虑。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夜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