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绕亭前,谁识亭中别有天。
飒飒风声如短笛,潺潺水韵似鸣弦。
桐花落尽遮茅屋,柏子烧残袅篆烟。
常喜偷闲来此地,徘徊河上步流连。

偶咏

小桥流水绕亭前,谁识亭中别有天。

飒飒风声如短笛,潺潺水韵似鸣弦。

桐花落尽遮茅屋,柏子烧残袅篆烟。

常喜偷闲来此地,徘徊河上步流连。

注释:
偶咏:偶然吟咏。
小桥流水绕亭前,谁识亭中别有天。
小桥:一座连接两岸的小桥。
流水:桥下的流水。
亭前:指桥边的亭子。
谁识:谁能理解?
亭中别有天:亭子里另有一番天地。
飒飒:形容风声、声音等的急促、响亮。
短笛:即“短竹”,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用来比喻音乐。
潺潺:形容水流的声音。
桐花落尽遮茅屋,柏子烧残袅篆烟。
桐花:一种落叶乔木,花朵呈橙黄色。
落尽:全部落下。
遮茅屋:覆盖在茅草房屋上的桐树花。
柏子:柏树籽。
烧残:燃尽。
袅:形容烟雾飘渺的样子。
篆烟:用篆书刻制的印章印在纸上形成的烟雾状的线条。这里用来借指燃烧的柏子留下的烟味。
常喜偷闲来此地,徘徊河上步流连。
常喜:经常喜欢。
偷闲:找时间休息。
此地:指这个地方。
徘徊:来回走动。
流连:留恋不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