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两岸草萋萋,片石横舒跨小溪。
碧水流红霞影落,暮烟凝紫夕阳低。
花飞水面由鱼啖,耳听泉声和鸟啼。
乐而非能真辟谷,疗饥只为赏幽栖。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结合诗歌注释理解诗歌。

译文:平芜两岸草木萋萋,石桥横亘跨越小溪。碧水倒映红霞的影子,暮烟缭绕着夕阳低垂。花落在水面任鱼儿吞食,耳朵倾听泉水与鸟鸣相和。乐而并非真能辟谷,疗饥只为赏心幽栖。

赏析:这首诗写景细腻入微,情景交融。诗的开篇两句写石桥流水,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图画。“草萋萋”是说两岸长满了草木,“片石”则说明桥很狭窄,只有一小块石头能够横跨。“跨小溪”三字既点出了桥的特点,又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水中的景物:“碧水流红霞影落”,这两句描绘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清澈的碧水倒映着红霞,在落日的余晖中分外妖娆,给人以美的享受。“暮烟凝紫夕阳低”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夕阳斜照在山间,烟雾缭绕;一片紫气东来,夕阳低垂,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接下来,诗人又从视觉的角度转入听觉的角度:“花飞水面由鱼啖,耳听泉声和鸟啼。”这是对上文景象的补充描绘,通过声音传达出的美感使得整个画面更为生动。“花飞”写出了花瓣飘落的美丽,“由鱼啖”则形象地描述了花瓣落入水中,被鱼儿吞食的情景;“耳听泉声和鸟啼”,则是以听觉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动听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精心刻画,使得整首诗歌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乐而非能真辟谷,疗饥只为赏幽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虽然乐于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但是并不想真正地去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而是只想在自然美景中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这种心态反映了他对名利看得很淡泊,更体现了他向往自然的田园生活。

【答案】

示例:

(1)

平芜两岸草萋萋,片石横舒跨小溪

注释:平芜:草木茂盛貌。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萋萋”一词渲染了草木茂盛的意境,“横舒”二字表现了小溪的曲折蜿蜒,将读者的视角引入到这幅美丽的画面中。

(2)

碧水流红霞影落,暮烟凝紫夕阳低

注释:碧水、红霞:都是形容晚霞的美称。

赏析:这两句诗运用明丽的色彩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晚霞图,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如火似血的晚霞和那轻烟笼罩的夕阳。

(3)

花飞水面由鱼啖,耳听泉声和鸟啼

注释:由:同“游”,游动。啖:吞食。泉声:指泉水的声音。

赏析:这两句诗用动作和声音描绘了一幅活泼欢快的画面。花儿在空中飞舞着落入水中,被鱼吞食;泉水叮咚作响,鸟儿欢叫。

(4)

乐而非能真辟谷,疗饥只为赏幽栖

注释:辟谷:道教修炼的一种方法,即不食五谷杂粮,以求长生。幽栖:指隐居山林,寄情山水。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志趣。诗人虽然享受着自然美景所带来的快乐,但是他并不想真正地去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欣赏大自然的美好,享受那份宁静与闲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