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盖泥墙客舍新,鸡声催晓破红尘。
凄其此刻寒檠火,寂寞当年夜渡人。
挥泪漫吟愁里句,异乡谁惜病中身。
月残霜冷征衣薄,鞭指前途问旧津。

【注释】

乙虞八景诗:指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图》中的八个著名风景名胜。

茅店鸣鸡:旅店中打更的人叫了三遍,这时天色微明,听到远处传来鸡叫声。

客舍:旅馆。

红尘:原指人世间,这里指尘世。

凄其:凄凉。

寒檠火:在寒冷的夜里,点起一支微弱的烛光。

寂寞当年夜渡人:夜过大江口时感到格外孤寂。

挥泪漫吟愁里句:因思乡而落泪,漫不经心地吟咏着自己愁闷的诗句。

病中身:身体有病。

月残霜冷征衣薄:月光已残,寒霜逼人的天气,使身上的衣服更加单薄。

鞭指前途问旧津:用马鞭指着前方的路,询问能否找到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之愁的诗歌。首句“茅盖泥墙客舍新”,是说旅客的住宿之地是新近建造的茅屋,这从下文可知,该诗所描写的是冬日的夜晚。“鸡声催晓破红尘”一句,描绘了鸡啼声催促天明的情景,也暗示了旅途的劳顿和辛酸。

第二句“凄其此刻寒檠火,寂寞当年夜渡人”,写出了自己孤独、凄凉的处境。“凄其”,“其”,语气词;“寒檠”,形容灯光昏暗如寒风中的火炬。“寂寞当年夜渡人”,说明是在夜渡,所以特别感到孤独。

第三、四句“挥泪漫吟愁里句,异乡谁惜病中身”,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苦闷心情。“挥泪”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又表明了作者的无奈心情。“异乡谁惜病中身”,表明了无论在何处,都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最后两联“月残霜冷征衣薄,鞭指前途问旧津”,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未来的迷茫。“月残霜冷征衣薄”,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季节和穿着薄弱的衣服的旅人的形象。“鞭指前途问旧津”,表明了旅人对未来的未知和迷茫。这两句话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全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苦闷心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