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突兀峙湖南,漫理纶竿下碧潭。
风动波光摇素练,烟笼树色拥青岚。
渔矶春暖花频笑,鸳渚云晴柳欲酣。
天际忽来蓬岛鹤,片云飞处拟苏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钓台的美丽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钓鱼台的自然风光和渔人们的勤劳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钓台突兀峙湖南”,描绘了钓台的地理位置和形状特点。钓台耸立在湖南地区,其突兀的形态给人一种雄壮、高耸的感觉。

次句“漫理纶竿下碧潭”,描述了诗人在下钓台的潭水上垂钓的情景。这里的“纶竿”指的是钓鱼用的长竹竿,“下”则表示垂钓的动作。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专注钓鱼的意境。

第三句“风动波光摇素练”,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景色。风起时,湖面的波浪波动,如同一条白色的绸缎在摇曳。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湖面的景象更加生动形象。

第四句“烟笼树色拥青岚”,继续描绘湖边的景色。烟雾笼罩着树木,使得整个场景看起来仿佛被一层青色的雾气所包围。这里的“烟”和“树色”都是形容景物的特点,而“青岚”则给人以神秘、幽静的感觉。

接下来五句“渔矶春暖花频笑,鸳渚云晴柳欲酣”,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色和渔人们的生活。春天到来,湖边的温度逐渐升高,花儿也频频绽放,仿佛在欢笑。而鸳鸯渚上的云朵晴朗,柳树也显得生机勃勃,仿佛要尽情地舒展自己的姿态。

最后两句“天际忽来蓬岛鹤,片云飞处拟苏耽”,则是对前文景象的收尾。天空中忽然飞来了一群白鹤,它们在蓝天白云中自由翱翔,宛如仙境中的神仙。而在这美丽的画面中,“苏耽”这个人物似乎也被引入其中。苏耽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他擅长道法,常常能化腐朽为神奇。在这里,诗人可能借用了苏耽的形象,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钓鱼台的描绘和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渔人们的勤劳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