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汝颍间,陶穴犹太古。
譬如观鼎彝,令人变闻睹。
岂无好楼居,巧极易摧腐。
回首太室山,一望高万武。

感兴和李懋卿 其三

我行汝颍间,陶穴犹太古。

譬如观鼎彝,令人变闻睹。

岂无好楼居,巧极易摧腐。

回首太室山,一望高万武。

注释:

  • 我行汝颍间:行走在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和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之间。
  • 陶穴:陶器制作的洞穴。
  • 犹:依然、仍然。
  • 鼎彝:古代的青铜器。
  • 易:轻易。
  • 摧:毁坏。
  • 太室山:指中岳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号称天地之中,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

译文:
我在汝州和颍州的路途中,看到了许多古老的窑洞。就像在观赏那些珍贵的青铜器一样,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难道没有那些美丽的楼阁建筑,但它们因为过于精致而容易遭到破坏吗?当我回首望去那座巍峨的太室山时,我不禁感叹它的壮丽和崇高,它的高度达到了一万多米,真是令人敬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作者在旅行途中对历史遗迹和现代建设之间的思考。诗人在汝州和颍州之间行走,发现了古老窑洞的存在,这让他联想到了古代的青铜器。他感慨这些历史的见证虽然古老但仍存在,但却容易被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从而引发对现代建设是否过于追求华丽外表的反思。最后,诗人以对太室山的赞美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批判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