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开祥河,花城初脱驾。
神幢拥多宝,灵辉相激射。
罗卫龙宫前,香蓝石壁下。
金轮转重汉,鲸音吼清夜。
展拜珠火眉,雨花向身泻。
或见绀鸟来,如闻龙象咤。
斑斓摩古鼎,丹青入烟麝。
竞说无着师,谭空如啖蔗。
至今千馀年,女阳有精舍。
我思此溪水,东流无春夏。
句践昔忧辱,语儿构亭榭。
采香竟沦替,卧薪苦谲诈。
世系有兴亡,山川互雄霸。
至今谁在哉,强弱递烟化。
何如皈我师,尘鞅随手卸。
天亲非吴越,欣戚皆遣谢。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诗的主题是描述崇德县西寺,以及寺庙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诗的第一句“秋水开祥河”,描绘了秋天的水景,河水清澈透明,如同祥河一般。这里的“祥”字,寓意着吉祥、幸福之意。
第二句“花城初脱驾”,则是指花城刚刚离开,意味着新的开始。这里的“花城”可能指的是寺庙周围的花木繁茂之地,也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美丽。
第三句“神幢拥多宝”,描述了寺庙中供奉的神像,象征着佛教的庄严与神圣。而“灵辉相激射”,则是指这些神像发出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寺庙,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第四句“罗卫龙宫前”,则是指寺庙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这里的“罗卫”可能是指守卫寺庙的士兵,他们守护着寺庙的安全;“龙宫”则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龙王殿,象征着佛教的威严和力量。
第五句“金轮转重汉,鲸音吼清夜。”则是指寺庙中的金轮塔,象征着佛教的永恒和坚定。而“鲸音吼清夜”,则是指夜晚的宁静与安详,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六句“展拜珠火眉,雨花向身泻。”则是描绘了人们在寺庙中祈祷的场景,他们的诚心和虔诚仿佛雨水一般洒落在身上。这里的“雨花”可能指代的是佛教的教义,通过祈祷可以洗涤心灵,获得智慧和力量。
第七至第八句,则可能是在描述寺庙中的各种佛像和法器,它们都代表着佛教的信仰和修行。而第九句“绀鸟来,如闻龙象咤。”则是指寺庙中出现神秘的生物或现象,让人感到惊奇和敬畏。
第十至第十二句,则可能是在描述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它们都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影响。而第十三句“斑斓摩古鼎,丹青入烟麝。”则是指寺庙中的古鼎和壁画,它们都代表了佛教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最后一句“何如皈我师,尘鞅随手卸。”则是指皈依佛教的人,他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自在,不再受到世俗的困扰。这里的“尘鞅随手卸”,则是指放下世俗的包袱,追求心灵的解脱和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崇德县西寺及其周边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示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