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宗号埋照,白眼何暌暌。
嵇生土木骸,广陵不再挥。
通人蕴奇志,如玉山必辉。
安能违本性,一一随世规。
三复先民言,宅平以无为。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有感作 其三 — 这首诗的第三首。
- 嗣宗号埋照 — 指的是孔子,谥号为“成”。
- 白眼何暌暌 — 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或不屑一顾。
- 嵇生土木骸 — 指嵇康,一个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被认为追求自然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 广陵不再挥 — 广陵是地名,这里可能指一种不再轻易挥洒的行为或风格。
- 通人蕴奇志 — 指的是见识广博的人,内心怀有不凡的志向。
- 如玉山必辉 — 比喻一个人像玉石一样纯净、坚韧,最终必定闪耀光辉。
- 安能违本性 — 怎么能违背自己的本性?
- 一一随世规 — 每个人都按照社会的规范行事。
- 三复先民言 — 多次阅读古代圣贤的言论。
- 宅平以无为 — 居住简朴,遵循自然之道,不做过多人为干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通过孔子和嵇康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偏见和行为准则的不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土木骸”和“如玉山”,突出了个人修养与外在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追求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通人蕴奇志”和“如玉山必辉”两句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用,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追求。最后两句则转向现实,提醒人们不要违背自己的本性,而是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过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倡导,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它鼓励人们保持独立思考和高尚情操,同时尊重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