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阳春宰,贤声歃水俱。
方州开楚尾,风操岂今殊。
廉□歌来暮,苏公笑捋须。
时危须抚养,佩剑化牛无。
【注释】
曾作阳春宰:曾做过洛阳的县令。
贤声:贤良的名声。
方州:指蕲州。楚尾,指荆州。
风操岂今殊:意谓自己的风骨操守与当时并无不同。
廉□歌来暮: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来暮,指傍晚。
苏公:苏轼,字子由。苏轼在元丰年间任徐州知州,时年已六十二岁,人称“苏子”。
佩剑化牛无:意谓自己随时准备为国捐躯,即使化为牛马也无所顾惜。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作者送友人钱长赴蕲州时所作,全诗四句,每句话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良好祝愿。
第一句“曾作阳春宰”,意思是说曾担任过洛阳县令这样的官职,阳春县令是古代官名,这里指代洛阳县令。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曾担任过重要职位的自豪感。
第二句“贤声歃水俱”,意思是说贤良的名声已经传播到整个荆州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方州开楚尾”,意思是说蕲州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荆州的尾部。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的新环境的期待和祝福。
第四句“风操岂今殊”意思是说现在的风气和操守并没有变。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坚守原则、保持操守的肯定。
第五句“廉□歌来暮”,意思是说廉颇老了,还在唱歌吗?这里的“□”字可能是“廉颇”的谐音字,表达了对友人岁月不饶人的感叹。
第六句“苏公笑捋须”,意思是说苏轼先生笑着梳理胡须。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风度翩翩、潇洒自如的赞赏。
第七句“时危须抚养”,意思是说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需要有人来承担重任。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忠诚于职、勇于担当的期待。
第八句“佩剑化牛无”,意思是说如果自己能够像牛一样忠诚于职,那么就算被赐死也无悔无怨。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坚定信念、无畏生死的赞扬。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这一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