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哉扬王孙,裸葬良不恶。
造化生我时,安得裤襦著。
混沌为我衣,青天为我幕。
谁非块然生,岂论毛与鞟。
谁非寐然死,岂论沟与壑。
南山未为锢,陈絮何用斫。
如彼唾与涕,一落便永落。
汤汤浊河流,空闻叹铜雀。
【注释】
扬王孙:春秋时楚国人,名伯庸,字叔夏。
裸葬(jué zàng):古代葬俗,不埋棺椁(guǒ luò),只用衣被包裹遗体。
“造化”三句:指人的生死。安得:怎能。裤襦(rú):古代衣服的代称。
混沌:形容天地未分前的状态。
块然生:自然地生下来。毛与鞟(máo zhì):毛发和皮肤。
寐然死:睡去而死。
锢(gù):堵塞。陈絮(chén xù):《庄子》载,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胡蝶,飘飘然飞于四海之上,不知所止,于是乎梦化胡蝶,梦化胡蝶……如是者七旬余,乃寤,通夕无梦,其言多类。陈,同“晨”,早晨。
唾与涕:眼泪鼻涕。一落便永落:意谓死后就永远如此。一落,落在地上;永,永远;落。
汤汤(tiáng tiáng)浊河流:水势汹涌,滚滚向前的样子。浊流:浑浊之水。
铜雀:汉末曹操建铜雀台,在今安徽寿县东北。此泛指曹操营垒中的豪华建筑。
【赏析】
《杂诗七首》,是一首抒发人生无常的诗。《杂诗七首》是魏晋时期文学家阮籍的作品,共七首。此篇为第七。诗写人生短促,生命无常,对人生无常的悲哀感伤,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全诗以议论为主,兼用比兴手法,语言质朴,思想深刻。开篇两句,即感叹人生短暂,指出人生如蝼蚁般渺小而微不足道,但又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接下来四句,则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诗人认为,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只要我们珍惜当下,努力奋斗,就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阮籍诗歌中所倡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两句,诗人将议论和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以“唾与涕”比喻眼泪鼻涕,表示这些液体一落在地上就永远不会消失;而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也要像流水一样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种豪迈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正是阮籍诗歌中所倡导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阮籍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因此,研究阮籍的诗歌,对于了解魏晋时期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