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栗猿雏戏法幢,天池中劈石门双。
深山不是无灯火,解惜飞蛾夜触窗。

【注释】

窃栗猿(yuán):偷食果实的猿猴。

天池寺:位于今四川峨眉山,唐代时建,有“峨眉圣境”之称。

法幢(chuáng):佛家语,即佛的法器幢幡。

劈石门双:形容山峰险峻。

深山:指峨眉山中深幽之山。

灯火:这里指寺庙里的灯光。

解惜飞蛾夜触窗:比喻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写了峨眉山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天池寺的景象。

首句中的“窃栗猿雏戏法幢”,是把峨眉山上的一种动物——猕猴,和法幢联系起来写。在峨眉山,猕猴是很有名的。它们经常在寺庙里窜来窜去,甚至于在僧人吃饭时偷吃僧钵、偷吃斋饭。而当它们遇到僧人时,又常常吓得抱头鼠窜,不敢正视。所以峨眉山上的猕猴,总是让人又爱又怕。而猕猴偷吃僧钵,也就成了峨眉山的一个典故。因此,“窃栗猿雏戏法幢”一句,既是写景,也是写物,更是一种借物寓理的写法。

次句“天池中劈石门双”,是直接写景。峨眉山的天池,是一处著名的景点,其水色碧绿如玉,清澈见底,周围群山环绕,景色十分优美。这里的“天池”,并不是指峨眉山中的那个天然水池,而是泛指峨眉山上的湖泊。因为峨眉山的许多地方都有天然的水池,而且都叫“池”。比如,在峨眉山的金顶,就有一个大水池,人们叫它“金殿”;在山腰处,也有一个小水池,人们叫它“白龙池”。所以,这里的“天池”,就是指峨眉山上的这些湖泊。

“天池中”三字,既点出了“池”的位置,也渲染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氛围。“劈石门双”,是对天池周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是指从天池周围的峭壁上,有许多石头被劈开形成了门状,仿佛是天然的门户,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高远的感觉。而“双”字,则强调了这种门户的数量之多,使得整个天池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壮观。

三、四两句,都是写夜景。“深山不是无灯火”,意思是说,尽管峨眉山上有很多深山,但并不表示就没有灯光。这是因为,在古代,很多寺庙都会在夜晚点燃灯火,以供游人欣赏美景。同时,这也表明了峨眉山的夜景之美,足以让人忘却白天的疲惫与劳累。而“解惜飞蛾夜触窗”一句,则是通过写飞蛾被灯火吸引,飞向窗户的情景,来表现峨眉山上夜景之美。飞蛾之所以会飞向窗户,是因为它在黑夜中看不到出路,只能寻找光亮。而峨眉山上的灯火,正好成了飞蛾的光源。因此,飞蛾才会不顾一切地朝着灯火飞去。这不仅体现了飞蛾对光的依赖性,也反映了峨眉山夜间景观的迷人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天池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峨眉山的美丽与神奇。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峨眉山之中,感受到了那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