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坼金鳌背,潮吞铁瓮城。
海天真浩荡,江月自分明。
僧咒鼋鼍食,钟回波浪声。
遥知日光湿,晚向佛头晴。

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金山寺时所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地坼金鳌背,潮吞铁瓮城。

  • 第一句“地坼金鳌背”描述了金山寺周围的地理环境。这里的“地坼”意味着大地裂开,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象;“金鳌背”则是指金山寺所在的山峦,如同一只金色的巨鳌背脊。这句诗描绘了金山寺周围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 第二句“潮吞铁瓮城”则是对金山寺周围潮汐现象的描述。这里的“潮吞”指的是潮水汹涌澎湃,如同要将铁瓮城吞噬一般;而“铁瓮城”则是金山寺所在之处,一座坚固的城池。这句诗通过描绘潮汐现象,进一步衬托出金山寺的威严与壮观。

海天真浩荡,江月自分明。

  • 第三句“海天真浩荡”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海天”泛指广阔的海洋和天空,而“真浩荡”则形容大海的浩瀚无垠、气势磅礴。这句诗通过对大海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 第四句“江月自分明”则是对月亮的描写。这里的“江月”指的是长江上的月亮,而“自分明”则强调了月亮在水中的清晰可见。这句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江水的清澈、月色的明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 注释:金鳌——神话中的神兽名,这里借喻金山寺的山峦;铁瓮城——古地名;潮吞铁瓮城——形容潮水汹涌澎湃;海天——大海与天空;江月自分明——指月亮在水中清晰可见;僧人——指金山寺的僧侣;鼋鼍(yuán tuó)——即鳄鱼和龟,这里借指潮水中的生物;钟声——指寺庙内的钟声;日光——指阳光;佛头——佛像头部。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周围的地理环境、潮汐现象以及月亮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