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浮楼观壮三吴,万丈丹梯尚可扶。
石屋春深千佛古,山亭日暖一僧孤。
苏公玉带今何在,郭璞青囊事已无。
支遁不须牵住著,白门烟树锁浮屠。

登金山

江浮楼观壮三吴,万丈丹梯尚可扶。

石屋春深千佛古,山亭日暖一僧孤。

苏公玉带今何在,郭璞青囊事已无。

支遁不须牵住著,白门烟树锁浮屠。

注释:登高望远,俯瞰长江与三吴地区的美景,江水浮光跃金,楼宇壮观。万丈高的红梯依旧可以扶摇而上。

春天来临,石头房屋深深掩映在绿意之中,千年的佛像显得十分古老。山亭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唯一的僧人,独自静坐。

如今苏轼的玉带已不知去向,王羲之的青囊书也已经失传。

支遁和尚,不必拘泥于世俗,只需随意逍遥自在就好。白门山下的烟树笼罩着寺庙,仿佛将寺庙紧紧封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登上金山寺所见所感而作。首句点题:“江浮楼观壮三吴”,即诗人站在金山楼上,眺望远方,只见江水泛舟,楼阁参差,三吴之地尽收眼底;“万丈丹梯尚可扶”则描绘了那高耸入云的楼梯,让人不禁想起李白诗句“天台四五千仞高,人行绝顶独长啸”。第二句紧承首句,写登山过程和感受。“石屋”“山亭”两联则分别描写了山上的景色和人物状态,富有诗意。第三四句则是对诗中两位重要人物的追忆。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