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唳南征雁,清宵枕上闻。
随阳离绝塞,连夜度层云。
月上惊看影,风高虑失群。
尺书相珍重,辛苦敢烦君。

注释

1 嘹唳 - 声音尖锐而嘹亮。

  1. 南征雁 - 向南迁移的大雁。
  2. 清宵 - 深夜,一个不寻常的夜晚。
  3. 枕上闻 - 在枕头上听到或想象到。
  4. 随阳 - 随着太阳升起。
  5. 层云 - 层层叠叠的云彩。
  6. 月上 -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7. - 影子。
  8. 风高 - 风很大。
  9. 虑失群 - 担心自己会被风吹走。
  10. 尺书 - 书信,通常长于一尺。
  11. 相珍重 - 互相珍惜。
  12. 辛苦 - 辛劳,努力。
  13. 敢烦君 - 不敢打扰你。

译文

听那嘹亮的雁鸣声,我在这清冷的夜里听见了它们的声音。
它们随着太阳升起离开了边塞,连夜穿越层叠的云层。
当月亮升起照亮夜空时,它们惊悚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
在这样风大的环境中,我担心自己的孤独身影会随风飘散。
虽然只有一尺长的书信,但我要把它深深地珍惜和保存。
因为我深知,这一路上的辛苦和不易,所以更不敢去打扰你。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旅途孤独的感受。首句“嘹唳南征雁”,便立即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与动感的秋夜景象,南飞的大雁是秋天的典型标志,它们的叫声也常被用来比喻哀婉或思乡之情。次句则转向更为内省的心境——在这样一个寂静的深夜里,诗人听着窗外的雁鸣声入睡,这种静寂与外界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中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诗句,“随阳离绝塞”,“连夜度层云”,则通过“随阳”与“连夜”这两个词的使用,传达出一种无拘无束而又不断前行的力量,同时也暗含了旅行者在未知旅途中的忐忑不安。而“层云”一词,又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最后两句,通过对月光下大雁惊悚的身影和风中可能飘散的孤影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寂寞与艰辛。整首诗以雁鸣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心理活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孤独与艰辛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