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突兀气势豪,小山罗列如涌涛。
回峰逶迤接林麓,白云不动秋天高。
何人一棹山阴兴,三尺吟筇骨中净。
金沙宝树寒殿开,瑶草玉枝秋阁迥。
迢迢嘉遁凌碧岑,芳亭潇洒似山阴。
呼童晓扫青苔径,拂石时横绿绮琴。
高山流水多佳趣,悠悠永托知音遇。
千龄鹤发独鸣皋,半夜啼乌思反哺。
高音古意扬清芬,考槃不与人间闻。
老夫未遂幽栖志,愿借青山一片云。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题山水小景:这是一首诗的题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 大山突兀气势豪:描绘了山的雄伟壮观。
- 小山罗列如涌涛:描述了山峦叠嶂,如同涌动的波涛。
- 回峰逶迤接林麓:山峰蜿蜒曲折,连接到山脚下的树林中。
- 白云不动秋天高:描述云朵悠然自得,不受季节影响。
- 何人一棹山阴兴:询问是谁在秋天里乘船来到山阴。
- 三尺吟筇骨中净:通过咏诗来净化自己的精神。
- 金沙宝树寒殿开:描绘了寺庙中的金碧辉煌和树木苍翠的景象。
- 瑶草玉枝秋阁迥:形容秋天时,楼阁中的植物显得尤为美丽。
- 迢迢嘉遁凌碧岑:遥望远处的山峰,如同在碧绿的山林中飞翔。
- 芳亭潇洒似山阴:形容亭子周围的风景宛如山阴之地。
- 呼童晓扫青苔径:呼唤孩子们清扫通往亭子的青苔小路。
- 拂石时横绿绮琴:在擦拭石头的同时弹奏着古琴。
- 高山流水多佳趣:引用古代典故,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悠悠永托知音遇: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 千龄鹤发独鸣皋:用鹤比喻诗人,独自在高处吟咏。
- 半夜啼乌思反哺:以夜鸟鸣叫比喻诗人深夜的思考。
- 高音古意扬清芬:用高音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考槃不与人间闻: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老夫未遂幽栖志: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隐居的愿望。
- 愿借青山一片云:希望像飘浮在云端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译文:
题山水小景
巍峨的大山耸立,气势磅礴;小山连绵不断,犹如波涛汹涌。
回旋的山峰蜿蜒曲折,延伸至林间的尽头;白云悠悠,不受季节变换的影响。
是谁在这秋日里乘船来到山阴?他手持三尺长杆的诗作,心境清澈如水。
寺庙中的金碧辉煌,宝树苍翠欲滴,仿佛是寒冷中的宫殿。
瑶草玉枝在秋天的阁楼上绽放,亭台楼阁在远处若隐若现。
远远望去,山峰如同在碧绿的山林中飞翔;亭子的四周风景宜人,如同山阴之地。
清晨,呼唤孩子清扫通往亭子的青苔小路;擦拭石头的同时弹奏着古琴。
高山流水的意境深远而美好,令人流连忘返;岁月流转,只有孤独的诗人还在山中鸣响。
半夜时分,鸟儿哀鸣思念养育之恩;高音歌唱,表达出古人的高洁情怀。
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不为尘世所累;我未能实现隐居的愿望,只能借助这片青山寄托心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首句“大山突兀气势豪”,直接点明了山的雄伟壮丽,为整篇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山峰、林木、白云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诗歌的中间部分,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例如,“回峰逶迤接林麓”写出了山峰的连绵起伏,“白云不动秋天高”则描绘了白云的永恒不变,都体现了自然的恒久与宁静。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增加了诗的画面感,也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感悟。
诗歌的后半部分,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如“何人一棹山阴兴”、“高音古意扬清芬”,都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这些情感又与前面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使整个诗歌更加完整和谐。
诗歌以“愿借青山一片云”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题山水小景”,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超越现实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