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金乌池上浴,千年巨迹延芳躅。
俯视崇墉接远郊,下临幽谷通天竺。
霜落楼前一径开,珠林迢递绕苍崖。
老衲远迎天上使,山童旋扫石边苔。
九重使节青冥上,千里四方皆一望。
螺女不烦江上流,龙台钓罢人何往。
东望石鼓西偃旂,雁湖文笔同逶迤。
法雨忽从松际落,庆云常傍日边飞。
纂修大典心常赤,东阁英髦有清适。
牙签锦轴灿珠玑,千军笔阵蛟龙迹。
老禅与我最相知,携酒登临会有期。
幡幢影里成三口,钟磬声中礼六时。
划然长啸山人去,紫阁丹台隔烟雾。
寒翠轩中语别时,相思寄在梅花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如下:
游乌石山清泠台
半夜金乌池上浴,千年巨迹延芳躅。
俯视崇墉接远郊,下临幽谷通天竺。
霜落楼前一径开,珠林迢递绕苍崖。
老衲远迎天上使,山童旋扫石边苔。
九重使节青冥上,千里四方皆一望。
螺女不烦江上流,龙台钓罢人何往。
东望石鼓西偃旂,雁湖文笔同逶迤。
法雨忽从松际落,庆云常傍日边飞。
纂修大典心常赤,东阁英髦有清适。
牙签锦轴灿珠玑,千军笔阵蛟龙迹。
老禅与我最相知,携酒登临会有期。
幡幢影里成三口,钟磬声中礼六时。
划然长啸山人去,紫阁丹台隔烟雾。
寒翠轩中语别时,相思寄在梅花树。
注释:
- 半夜金乌池上浴:指太阳在半夜时分照在池面上,如同浴在金红色的水中。
- 千年巨迹延芳躅:意指这座山像千年古迹一样,散发着芬芳的香气。
- 俯视崇墉接远郊: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城墙和郊区的景色相接。
- 下临幽谷通天竺:脚下是幽深的山谷,直达天竺山。
- 霜落楼前一径开:当霜降的时候,楼前的小路被露水覆盖,显得特别清晰。
- 珠林迢递绕苍崖:形容山峰如同珍珠般密集,环绕着苍翠的崖壁。
- 老衲远迎天上使:和尚们远远地迎接来者,像是天上的使者一般尊贵。
- 山童旋扫石边苔:山上的小童立刻打扫起石头边的苔藓。
- 九重使节青冥上:九重天的使者骑着马,带着青色的旌旗,高高在上。
- 螺女不烦江上流:螺女的船只不需要经过繁忙的江河,直接驶向天边。
- 龙台钓罢人何往:钓鱼结束后,人们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了,因为龙台就在附近。
- 东望石鼓西偃旂:向东望去可以看见石鼓和旗帜飘扬的方向。
- 雁湖文笔同逶迤:雁湖的笔锋就像蜿蜒的山脉一样延伸出去。
- 法雨忽从松际落:忽然间,法雨从松树之间落下。
- 庆云常傍日边飞:庆云总是伴着太阳飞翔在空中。
- 纂修大典心常赤:编纂大典时,他的内心始终如火般炽热。
- 牙签锦轴灿珠玑:牙签和锦轴上都镶嵌着珍珠。
- 千军笔阵蛟龙迹:一支军队在战场上排成战斗的阵势,就像是蛟龙在水中留下的痕迹。
- 老禅与我最相知:我和这位老和尚是最好的朋友。
- 携酒登临会有期:我准备带上酒,一同登上山顶,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 幡幢影里成三口:在飘动的幡幢影里,仿佛看到了三个人的轮廓。
- 钟磬声中礼六时:在钟磬的声音中,我们按照六时进行仪式。
- 划然长啸山人去:我突然大声长啸了一声,像是要告别这片山林。
- 紫阁丹台隔烟雾:紫阁和丹台仿佛被烟雾隔绝,无法相见。
- 寒翠轩中语别时:我在寒翠轩中与他们告别。
- 相思寄在梅花树:我的思念寄托在梅花树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描写乌石山清泠台的壮丽景色和作者与友人的相聚离别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中的自然景物如金乌、巨迹、崇墉、幽谷等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大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