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吹鬓露华凉,临去添衣又进房。
自爱画桥清月好,暂游元不为灯光。
【注释】
丁卯年:指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
轻风:微风。鬓:发旁的鬓毛,这里指头发。
添衣又进房:是说临别时,主人又让添上衣服才进去睡觉。
画桥:即曲江池上的小桥。清月:明亮的月亮。
暂游:暂且游览一下。为灯光(wèi dēngguāng):因为灯火。
【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作者因避乱流寓在成都。当时,诗人正在追忆在蜀中的风物,因而写下这首诗作。
首句“轻风吹鬓露华凉”,描写了诗人临别时的情景:微风拂人,吹动鬓边的头发,使头发微微地沾湿,凉意袭人。这一句写景,写得细腻传神,把一个飘泊异乡的人的形象逼真地点染了出来。
次句“临去添衣又进房”,描写了诗人离去时的情景:主人临别赠言:“临走时再添件衣服,进屋后不要点灯。”这是出于客人远行,主人怕他冻着,特意嘱咐的客套话。这一句中,“临”字、“又”字、“添”字、“进”字都十分传神,表现了诗人对主人深情厚意的感激之情。
三、四两句写诗人离开时的感受。诗人自爱那曲江池上的小桥和明月,但此刻却不能久留观赏,只得暂时告别而去。这里用了一个“为”字,表明诗人并非不愿多赏一会儿美景,而是因为要赶路,不得不暂时告辞。这个“为”字,既写出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思是:我本想暂时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游览一下,享受一番美好的时光,可是现在却只能匆匆告别。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留恋故土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总之,这首诗通过诗人对成都的追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即将来临的离别之痛的无奈与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