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烟雨满空山,千仞崖藤尚可攀。
煮石眠云谁禁得,律僧翻羡老夫闲。
这首诗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写照。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
期登罗阳:即期登罗浮山。罗阳,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
期:盼望。
登:登山。
罗阳:山名,在广东增城县东,有温泉。
罗浮烟雨满空山:形容山峦云雾缭绕的景象。
千仞:极言山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崖藤尚可攀:指山势险峻,但有攀缘的藤蔓作为辅助。
煮石眠云谁禁得:意谓睡在石上,仰望天空中的白云,谁能禁止住?
律僧:佛教徒。
翻羡:非常羡慕。
老夫:诗人自称。
闲:安闲,自在。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山中的险峻和宁静。诗人以“期登罗阳”为题,表达了他渴望攀登罗阳山的愿望。然而,诗人也清楚知道,这样的山峰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可及的。所以,他在诗中说:“千仞崖藤尚可攀”,意思是尽管山峰高大,但我还是可以攀爬上去。这里的“尚可攀”既表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人又转向了对生活的思考。他认为,在山林之中,人们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因此,他用“煮石眠云谁禁得”来形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意思是说在山上睡觉,仰望天空中的白云,谁会禁止我呢?这里的“谁禁得”既表达了诗人的悠然自得,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诗人以“律僧翻羡老夫闲”来表达自己对于僧侣的生活态度的羡慕。他认为僧侣们过着清闲的生活,远离红尘俗事,与世隔绝。而他自己虽然身处山林之中,但心中仍然牵挂着世间的一切,难以做到完全的清闲和自由。这里的“翻羡”既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也体现了他对僧侣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