憔悴芳容,祇被那人担阁。
为愁忙、何曾寂寞。
残膏垂泪,亦自伤离索。
剪频频、不知花落。
欲寄封题,又怕雁儿难托。
恨春光、莺花送却。
画梁归燕,更双穿帘幕。
这心情、好生难著。
【解析】
“卖花声”是词牌名,本篇为小令。上阕写春闺怀人之情,下阕写春愁之苦。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清新明快,情韵悠扬。
【赏析】
上阕先以“憔悴芳容”开篇,写出了闺中女子容颜憔悴的境况。“那人”指丈夫,“担阁”意为托付、耽误。接着又从“愁忙”“寂寞”两个方面描写了其内心的感受。“剪频频”,剪发,喻指女子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苦。“欲寄封题”,想将心事写在信里寄给他人。“又怕雁儿难托”,怕那大雁传书,不能将心中的思念带到他那里。“画梁归燕,更双穿帘幕”,燕子飞回,帘幕也飘动起来,暗示着闺中女子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盼望。“这心情”一句点出全词的主题——闺怨之情。
下阕承接上阕,进一步描写女子的内心活动。“恨春光、莺花送却”,怨恨时光的流逝,把美好的春天都带走了。“画梁归燕,更双穿帘幕”,“画梁”指屋檐上的彩画。“双穿帘幕”则表明她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这心情”,承上句之意,再次强调自己的心情之苦。
全词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明快,情感真挚深沉。
【答案】
卖花声
憔悴芳容, 只为那人担阁。
为愁忙, 何曾寂寞。
残膏垂泪,亦自伤离索。
剪频频, 不知花落。
欲寄封题, 又怕雁儿难托。
恨春光, 莺花送却。
画梁归燕, 更双穿帘幕。
这心情, 好生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