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集昏鸦,缘村径路赊。
枫青迷野水,竹密暗江沙。
远火人声绝,孤帆日影斜。
扣门惊犬吠,如入子陵家。
《夜到渔家》
渡口集昏鸦,缘村径路赊。
枫青迷野水,竹密暗江沙。
远火人声绝,孤帆日影斜。
扣门惊犬吠,如入子陵家。
注释:
- 渡口集昏鸦:在渡口,黄昏时分聚集着一群乌鸦。
- 缘村径路赊:沿着村庄的小路延伸开去,显得曲折而漫长。
- 枫青迷野水:枫树的叶子呈现出深红色,仿佛把整个田野都染成了一片红色。
- 竹密暗江沙:竹林密集,遮蔽了江边的沙滩,使得江水看起来更加幽深。
- 远火人声绝:远处的灯火渐渐消失,人们的喧哗声也变得遥远和微弱。
- 孤帆日影斜:一只小船在夕阳下缓缓驶过,船帆的影子斜斜地映在水面上。
- 扣门惊犬吠,如入子陵家:轻轻敲门,突然传来狗的吠叫,感觉好像进入了诸葛亮(子)的家,充满了神秘和惊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行走在通往渔家的渡口上。他看到了黄昏时聚集在渡口的乌鸦,感受到了沿村小路延伸开来的漫长。随着天色渐暗,枫林中的叶子被染成了深红色,如同将整个田野都覆盖上了一层红色的霞光。竹林密集,遮挡住了江边的沙滩,使得江水显得更加幽深。当远处的灯火逐渐消逝,人们的喧哗声也变得遥远和微弱,只有那只孤帆在夕阳下缓缓驶过,留下一道斜斜的影子。最后,当诗人轻轻敲门,突然听到了狗的吠叫声,这让他感到仿佛已经走进了诸葛亮的家中,充满了神秘和惊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