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悲宦迹,天地此空亭。
棱角磨须尽,方圆化欲冥。
相看头半白,又见草还青。
大醉拼今夕,无劳叹独醒。
题署中八风亭
三年悲宦迹,天地此空亭。
棱角磨须尽,方圆化欲冥。
相看头半白,又见草还青。
大醉拼今夕,无劳叹独醒。
注释
- 三年悲宦迹:三年来因官场失意或被贬而感到悲伤。
- 天地此空亭:指这个空置的亭子与周围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的孤独和无奈。
- 棱角磨须尽:比喻人必须经历磨练,去掉棱角,变得圆滑、成熟。
- 方圆化欲冥:形容人应顺应自然,放弃私欲,追求内心的平静。
- 相看头半白:看着对方已满头白发,暗示着年华老去。
- 又见草还青:看到周围的草木依旧繁茂,生机勃勃。
- 大醉拼今夕:在今晚畅饮大醉,忘却忧愁。
- 无劳叹独醒:不必忧虑自己独自清醒,因为总有酒可以解忧。
赏析
这首诗以“题署中八风亭”为开头,表达了诗人三年来因官场失意而感到的悲伤与无奈。诗中的“天地此空亭”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所处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棱角磨须尽,方圆化欲冥”两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已经学会了适应环境,不再追求棱角分明,而是变得更加圆融和成熟。这种转变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相看头半白,又见草还青”,这两句话通过对比诗人和周围景物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年华易逝,但大自然总是充满生机,这与人的衰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的接受。
“大醉拼今夕,无劳叹独醒”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并不担忧自己独自清醒,反而选择通过饮酒来忘却心中的忧愁。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面对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和变迁,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展现了人生的苦乐参半和岁月无情的主题。同时,诗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