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
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
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
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

注释:

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

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

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

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晚年隐居于惠州期间所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首联“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描述了诗人前往终南山寻找高隐之地的情景。终南山位于陕西省,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诗人在终南山中找到了一处理想的隐居之地,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颔联“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进一步描述了终南山中的景色。春天时,山间充满了生机,万物复苏;秋天时,山水相映,景色如画。这些美丽的景色使诗人感到愉悦,同时也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颈联“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则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他看到老鹰在天空自由翱翔,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也看到小鸟在枝头欢快歌唱,体会到生活的欢乐。这些经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同时也使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

尾联“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则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和升华。他认为,无论是古代的遗迹还是眼前的美景,都如同流水般逝去。因此,他希望在最后的时刻留下美好的回忆,让月光照亮他的修行之处——香龛。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