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漅何处是,淮水汴流间。
有禄谁云薄,居官每得闲。
花藏公馆暗,藓入客亭斑。
考绩重临日,长年饱看山。
【注释】
镇,驻扎。漅:水名。淮河与汴河的汇合处。
有禄谁云薄:有官做,谁说我微贱?薄:轻视。
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决定是否升迁。重临日:考核之日。
长年饱看山:长久地欣赏这山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庐州驿丞赴任的去向,颔联抒怀寄意,抒发了作者对驿丞的勉励之意,颈联写公馆环境,尾联写对驿丞的祝愿。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长。
镇漅何处是,淮水汴流间。
有禄谁云薄,居官每得闲。
花藏公馆暗,藓入客亭斑。
考绩重临日,长年饱看山。
【注释】
镇,驻扎。漅:水名。淮河与汴河的汇合处。
有禄谁云薄:有官做,谁说我微贱?薄:轻视。
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决定是否升迁。重临日:考核之日。
长年饱看山:长久地欣赏这山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庐州驿丞赴任的去向,颔联抒怀寄意,抒发了作者对驿丞的勉励之意,颈联写公馆环境,尾联写对驿丞的祝愿。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长。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我本渔樵山水客,半生放浪狂踪迹。」 - 注释:我本是渔人和樵夫,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我的大半生都在放荡不羁中度过,足迹遍布各地,追寻自由。 - 赏析:诗人通过自比为渔樵和隐士,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描述了自己漂泊无定、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 2. 「十年朝谒明光宫,回首洞庭云雾隔。」 - 注释:我在十年间多次前往朝拜明光宫,但每次离开后,总感觉洞庭云雾缭绕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第一句“四明开郡溟涛中”,四明是一个地名,这里指宁波。溟涛是指大海,暗指宁波在海上,与欧、越相交通。 第二句“更唐历宋生息异,民物实与诸华同”,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这两个朝代在宁波都留下了很多痕迹。同时,宁波的人民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和传统。 第三句“南渡故族多依止,文献往往存流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李龙眠的山居图。 第一句“群山苍翠开云屏”描述了群山的苍翠景色,仿佛是打开了一道美丽的屏风。接着,第二句“中有飞瀑悬青冥”描绘了山中的瀑布,它悬挂在青冥之间,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然后,第三句“绿阴深锁白日静”描绘了绿树成荫的山中景象,阳光被树木遮挡,使得白日变得静谧。接下来的第四句“千岩万壑花娉婷”描绘了山中的岩石和峡谷中盛开的花朵,它们似乎在舞蹈,姿态优美。
诗句解析: 1. 商贾行:这是诗的标题,暗示了诗歌的主题。 2. 扬州桥南有贾客,船中居处无家宅:描述了在扬州桥南边的商贾们,居住在船上,没有固定的住所。 3. 生涯常在风波间,名姓不登乡吏籍:他们的生涯总是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他们的姓名可能没有被记录在当地的官吏档案中。 4. 前年射利向蛮方,往平行贩越海洋:他们前年为了追求利益,前往南方的蛮夷之地进行贸易。 5. 归来戴货不知数
【注释】 宝塔:佛塔。彩翠焕发花间廊:色彩斑斓,光彩照人。龙驾:指皇帝的车驾。咫尺:非常接近。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圣情欢:皇帝的喜悦之情。长日从容:悠闲自在。湛然止水:清澈如镜的水面。澄灵台:使心志清净如明镜。红莲不染秋江埃:红色的莲花不受秋天江面的尘埃污染。鸾腾凤舞:形容皇帝的仪态威武,像鸾鸟飞翔和凤凰起舞一样。煌煌日月:光辉灿烂。中天开:在天空中明亮照耀。揭之丈室:放在高台上。龙光绕
【注释】 胡君:指胡秀才。家住淮河上:胡秀才家住在淮河之滨。力学养亲:努力学习以养父母。无外尚:没有追求名利之心。挺然自是不凡材:很有才能,不同凡响。选进岩廊待良匠:被选拔进入朝廷的高级官府中等待良才来任用。俄从俊秀趋邑庠:不久就进入当地的学府。旋登胄监朝明光:很快升任太学的教官。璞中良玉发温润:比喻人才如同美玉藏在未发掘的璞石中。匣底宝剑开锋芒:比喻人才如宝剑一样,一旦发现其价值就会光芒四射
诗句释义 1 襄阳城上降旗举,回首烽烟昏鄂渚。 描述襄阳城上投降的旗帜被升起,回望时烽火映照的烟雾使得鄂渚显得模糊不清。 2. 忠臣不独李洺州,节义更有巴陵女。 表明忠诚的人并不只有李洺州,而巴陵女子也展现了高尚的节义。 3. 巴陵女子魏公孙,结发归向□□门。 提到魏公孙(可能是巴陵女子的名字或别称),她与某人结下婚约后,便离开家乡前往未知的地方。 4. 南来故族多衰替,唯有安阳家范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端阳应制》。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1. 九重阊阖开黄道,香雨清尘润瑶草。 - “九重”指皇宫,表示皇帝居住的地方。“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用来代表皇帝居住的地方。“黄道”指的是日、月所在的星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乘坐着銮舆,游览到了凤凰城南面,那里的锦绣山河胜过了蓬岛(蓬莱)。 2. 銮舆游幸凤城南,锦绣江山胜蓬岛。 - “銮舆”是皇帝的车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逢故人夜话 我与故人在夜晚交谈,共度时光。 结发未有□,托交尽才雄。 我们年轻时就已相识,彼此才华横溢。 与君同戏赋,曾谒兰台宫。 我们一起创作诗词,也曾游览过宏伟的兰台宫殿。 满堂总是青云客,一时声闻凌烟虹。 我们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才俊,名声传遍四海。 宁知失志沦江海,岁月无情不相待。 但世事无常,谁能预料到自己的志向会沉沦于江河海洋之中呢?岁月流转,无情地不等人。
再奉和御制诗 天开图画烟霞间,仰瞻阊阖虎豹关。 如来法王驻幢节,大启胜会同灵山。 黄旗紫盖茏葱起,龙盘虎踞临江水。 花城近接凤城东,金殿红楼碧霄里。 宝花座上辩悬河,法海晴翻百丈波。 八极神王来拱护,九天星斗共森罗。 敷扬至理开冥昧,阴翊皇纲转昭代。 信知随处即真如,大道本来无定在。 世人惟识色非空,未解根源空色同。 烈火自在清水底,轻尘忽染宝光中。 遂将事物论成毁,昧却无中有真体。
注释: 1. 旧梦吴门月:指的是曾经在吴门(今江苏苏州)的月光下做过的梦。吴门是古时候苏州的一个别称,所以用“旧梦”来表达怀念之情。 2. 新游上国春:指的是最近到过京城,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上国”,指的是京城,古代人们常常把京城称为“上国”。 3. 居留琴作伴:因为喜欢音乐,所以在京城里留了下来,用琴作为自己的伴侣。 4. 行有药随身:意思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药物在身边
送张孟经归松江 我昔客游处,送君孤棹归。 湖山想仍在,故旧总言非。 倾别酒新熟,到家花未稀。 吟情与离思,相逐共依依。 注释: 1. 送张孟经归松江:这首诗是写给张孟经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2. 我昔客游处:我过去曾在这里客居过。 3. 送君孤棹归:送你一个人乘船回来。 4. 湖山想仍在:想象着湖光山色依旧。 5. 故旧总言非:老朋友们总说是非之地。 6. 倾别酒新熟
王汝玉《右掖门对雪》 东阁旸初起,西山雪尚凝。 风沈金铎静,云拥玉楼层。 贾谊留宣室,相如卧茂陵。 自惭衰朽质,进退两怀冰。 注释与赏析: 1. 东阁旸初起:“旸”,日出也;“初起”,即太阳刚刚升起。这句诗描绘的是清晨时分,东方的太阳逐渐升起的情景。 2. 西山雪尚凝:“雪尚凝”指的是西山上的积雪依然很厚,未被阳光融化。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雪比作有生命的存在
【注释】 鸡鸣山:山名。在今安徽蒙城县东北。 桂花:指桂树,常绿乔木。花有香气。 月殿:指月宫。传说中月亮中有宫殿。 仙家:指神仙。 高秋:秋季,指初秋。 空谷:幽静的山谷。 香从天上来:桂花飘香,从天上传来。 招隐:指招揽隐士。 才:才能。 【赏析】 这是一首咏桂诗。诗人以“见桂花”为题,写自己在深秋时节登上鸡鸣山观赏到的桂花美景。首联写桂花生长的环境;颔联写桂花盛开时的景象;颈联写桂花飘香
【注释】 游太学:指在太学学习。游,游玩;学,学习。 才冠鲁诸生:才学冠绝于鲁地的众多士人之上。冠,超过。 还家日:回家的日子。 翻为失意行:竟然成了失意之人。 上苑:指皇家园林。 寒食别都城:寒食节这天离开京城。寒食:古代节曰名。 且尽娱亲乐:暂且为父母尽享欢乐。 良材待晚成:有才能的人须等到晚年方能成功。 【译文】 我在太学的几年里,才学超过了鲁地的许多士生。 谁想到归家之日,竟成失意之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题,最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寒江送别”的意思是:离别时江水寒冷,天气转凉。 “结束辞亲去,王程恐后期。”“结束”,这里指辞去官职,离开家乡,与下文的“王程恐后期”相呼应;“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