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章犹在箧,花县去鸣琴。
旧擅声华重,新沾恩例深。
崇文明主意,惜别故人心。
分守长安道,因风嗣德音。
【诗句释义】
- 草章犹在箧:指书信尚未发出,还藏在箱内。
- 花县去鸣琴:指离开花县时演奏的琴声(比喻为官清廉,生活简朴)。
- 旧擅声华重:指过去在任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名望。
- 新沾恩例深:意指因新近受到皇帝赏识而获得提拔。
- 崇文明主意:尊崇朝廷的文治方针。
- 惜别故人心:珍惜与朋友的离别之情。
- 分守长安道:分别守卫在长安的道路上。
- 因风嗣德音:顺风传达皇上的旨意。
【译文】
俞纪善即将前往鲁山担任知县,我写这首诗送行。
他的诗篇还未发出,还在箱子里,他离开的时候弹奏着琴。
他曾经享有很高的声望,现在又因为得到皇帝的信任被提拔。
朝廷推崇文治的方针,我们珍惜这份友谊,互相珍视。
他将分别守卫在长安的道路旁,我会顺风传达皇上的旨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俞纪善即将赴任的祝福和依依不舍之情。全诗以“送”字为主线,通过描绘俞纪善的才情、经历和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两句写俞纪善的诗篇未发,仍在箧中,暗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第三句“花县去鸣琴”,借用古代贤人“鸣琴垂拱”的典故,赞美俞纪善的清正廉洁和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意和期待。
第四句“旧擅声华重”,回顾了俞纪善昔日在任时的盛况,突显了他过去的辉煌成就和崇高地位。这既是对友人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第五句“新沾恩例深”,进一步强调了俞纪善此次受皇恩厚渥,得以晋升的原因,同时也暗示了他未来的官职将会更加尊贵和重要。
第六句“崇文明主意”,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文治理念的重视,认为这种理念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尊崇。
第七句“惜别故人心”,则是对友人离别之情的真实写照,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珍贵的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最后两句“分守长安道,因风嗣德音”,则寓意着友人将分别守卫在长安的道路旁,而诗人也会顺风传送皇上的旨意。这既是对友人职责的肯定,也是对其忠诚与敬业的赞扬。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诗人对友人俞纪善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仕途生涯的期许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