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因美禄,出宰得名邦。
彩服临花县,琴堂治锦江。
曾参端有并,宓贱岂无双。
想见三年后,民风尽变庞。

【注释】

题锦江迎养诗卷:题写的是《迎养诗卷》。

彩服临花县,琴堂治锦江:穿着彩色的衣服来治理花县,在锦江上修治琴堂。

曾参端有并,宓贱岂无双:曾参的正直可以和颜回相提并论,颜回的谦虚可以和伏羲、女娲相比。

想见三年后,民风尽变庞:我猜想到三年以后,民众风气会全部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时所作,以咏怀的方式,勉励朋友为官清廉,造福百姓,使民风淳厚。

首句“迎亲因美禄”,点明送别的缘由——为了迎接亲家,得到丰厚的赏赐。这既是对送别的人的一种安慰,也是对被送人的一份厚望。第二句“出宰得名邦”,表明自己即将出任地方官位,这是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是对友人的祝福。第三句“彩服临花县”,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官员们身着华丽衣服,来到花县的场景,既展现了官员们的威仪,又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接着第四句“琴堂治锦江”,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员们在锦江上修建琴堂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官员们的智慧与才能,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治理国家的责任感。最后一句“曾参端有并,宓贱岂无双”则是借用历史上的典故来勉励友人。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其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著称;伏羲和女娲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位创世神,以其智慧和勇气而闻名于世。诗人通过这些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期望:希望友人能够继承古人的优秀品质,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德行,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使得整首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