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石生幽兰,孤芳贞且妍。
何由遇君子,移置瑶台边。
《题兰 其二》是明代王汝玉的一首五言古诗,其全文如下:
古石生幽兰,孤芳贞且妍。
何由遇君子,移置瑶台边。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 逐句释义:
- “古石生幽兰,孤芳贞且妍。”:古老的石头上生长着幽静的兰花,它的芳香和美丽独一无二。
- “何由遇君子,移置瑶台边。”:如何才能遇到君子呢,把他移到美丽的瑶台旁边。
- 关键词注释:
- 古石生幽兰:指在古老而坚硬的石头上生长着幽静的兰花。
- 孤芳贞且妍:形容兰花的芳香和美丽独特而美好。
- 何由遇君子:如何能够遇到品德高尚的人?
- 移置瑶台边:比喻把兰花移至高贵的地方,以彰显其价值。
- 作品赏析:
- 此诗通过描写兰花的生长环境及其独特的芳香与美,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 通过使用“古石生幽兰”这一意象,诗人巧妙地将兰花与古老、坚硬的石头联系起来,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岁月的沉淀。
- “孤芳贞且妍”则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高洁和美丽,使其成为了一种理想的人格象征。
- 创作背景:
- 根据现有资料,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无法确定(),但可以推测它是明代的作品。
- 刘璟可能是作者的名字或者是一个笔名。
- 《题兰二首》是一组七绝,其中第二首就是这首诗。
- 评析与写作背景:
- 该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 虽然关于作者的具体信息不详,但此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题兰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兰花的赞美,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格美的共同尊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统一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