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淮南客,还歌桂树秋。
堂依林下敞,人似月中游。
白苎凉新透,清郊暑乍收。
风从小山度,香入九天浮。
城市心应远,烟霞志已酬。
攀援如有意,岁暮共淹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

  1. 不作淮南客,还歌桂树秋。
  • “作” 在这里指的是居住或留下的意思。
  • “淮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生活或旅行过的地方。
  • “客” 是指外来的客人或旅人。
  • “还歌桂树秋” 表示在淮南这个地方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作者想要返回并歌唱秋天的景象。
  1. 堂依林下敞,人似月中游。
  • “堂” 是指建筑物中的大厅或正厅。
  • “林下敞” 描述的是建筑周围树木茂盛,给人一种开放宽广的感觉。
  • “人似月中游” 比喻人在大厅中行走,如同在月光下的漫游。
  1. 白苎凉新透,清郊暑乍收。
  • “白苎” 是一种白色的苎麻布,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布料或衣物的颜色。
  • “凉新透” 意味着这种白色苎麻布给人带来了一种清爽的感觉,仿佛刚刚被洗过一样。
  • “清郊暑乍收” 描述了郊外清新宜人的环境,夏天的炎热突然消退。
  1. 风从小山度,香入九天浮。
  • “小山” 是指山丘或小山。
  • “风从小山度” 描述的是微风从山间吹过的情景。
  • “香入九天浮” 比喻香气升向高空飘浮。
  1. 城市心应远,烟霞志已酬。
  • “城市心应远” 暗示作者向往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
  • “烟霞志已酬” 表达的是作者已经实现了自己对于山水风光的志向。
  1. 攀援如有意,岁暮共淹留。
  • “攀援” 指攀登或攀附。
  • “如有意” 暗示了攀援的动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出于某种深意或目的。
  • “岁暮共淹留” 表达了作者想要在年底的时候继续留在这个地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首句直接点明作者不留恋淮南的生活,决定回到桂树之下度过秋天。接着四句分别描绘了桂树下的凉爽、山林间的开阔以及户外的自然风光,都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