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园事韬晦,托迹依蓬蒿。
栖迟四十载,悉屏尘事交。
犹子瑚琏器,置身登青霄。
感念同气恩,心焉结烦劳。
翩然辞林扉,京华远游遨。
欢爱情既洽,别离思已消。
因登钟山岑,乃望长江潮。
时逢康泰盛,治用神化超。
壮兹平生志,摅此胸中豪。
薄言赋旋归,东流溯轻舠。
天边三山迥,云际九华高。
还家田庐静,去郭烟水遥。
岂无当世贤,连茹思拔茅。
卷舒各有道,泾渭难溷淆。
白驹终莫絷,丛桂那能招。
重来谅未卜,仰止徒长谣。
【注释】
丘园:指隐士。
韬晦:隐藏自己的才能,不露锋芒。
托迹依蓬蒿:寄身于蓬草和蒿草之中。
四十载:四十年。
犹子:儿子。瑚琏:宝器。比喻有德才的人。
康泰盛:太平盛世。
摅(chu)此胸中豪:抒发胸怀中的壮志。
薄言:轻率地、随便地。
东流溯轻舠:顺流而下乘坐轻快的小船回家。
三山:指蓬莱山。
泾渭:指黄河的泾河和渭水。古人认为渭清泾浊,泾水流到渭水中便混为一体。
卷舒各有道:舒展和卷曲各有其道路。
白驹终莫絷(zhe):良马终究没有缰绳来束缚。
丛桂那能招:茂盛的桂花又怎能被采摘?
谅;恐怕。
仰止:仰望而思止,即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送曾子固视犹子子棨还江右”为开篇句。首二句是说丘园之事,托迹蓬蒿,隐居生活已经四十余年了,把尘世的事情都摒除在外。三四句是写曾子固之子的才华出众,足以使他在仕途上一举登上青云之阶。五六两句是说曾子固之子对恩情的报答,使他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欣慰。七八句是说曾子固之子辞别而去,作者也离开京都长安,游历各地。九至十四句是写曾子固之子的离别之情已消,作者因登钟山岑,望长江潮起,感叹自己平生壮志未酬,抒写胸中豪气。最后几句是说曾子固之子归家后田庐安静,去郭烟水远隔,他虽想结交当今贤能之士,但却无法实现。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随波逐流,但并不希望与庸人同流合污,也不希冀像白驹那样任人牵勒。最后两句是说曾子固之子归来与否尚难预料,自己只能仰慕而长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