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
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
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
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
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
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
注释:
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
早年在长安做客,游览过东城和南街。
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
年老时却拥有如岁寒那样坚贞的心,我与竹子的关系非常亲密。
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
一辈子都与竹子为伴,没有比这更长久的了,就像当年的王子猷一样。
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
词人把竹子当作传书的人,在渭河边吃着千亩的丰收。
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
近来回到家乡,卧躺于吴地山丘,头发斑白但心境依然坚定。
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
兴之所至,唱着节拍,在竹林中吟诗唱歌,却嘲笑那些贪官污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写诗人年轻时游历长安、东城和南陌,后来归隐吴地,过着清贫的生活。全诗以竹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自己的情感寄托。
首句”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做过长安城的客人,游览过东城和南街。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游历经历,也表达了他对长安城的喜爱。
诗人转向自己的晚年生活。”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诗人感叹自己年迈时仍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这种品质如同竹子一样。他将自己比作竹子,表示自己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诗人回忆起自己一生都在与竹子为伴,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与之媲美。他比喻自己与竹子的情谊,如同当年王献之与竹的深厚情谊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和对自己与竹子之间关系的珍视。
诗人描述了自己归隐吴地后的生活。”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位词人,创作了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并享用着渭川千亩的丰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享受。
诗人转向自己晚年的生活。”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诗人回忆自己最近回到家乡,卧躺在吴山丘上,头发已经斑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感到满足和宁静。
最后一句”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诗人在竹林中吟诗唱歌,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豪情。然而,他同时也嘲笑那些贪图名利的官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反感和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官场腐败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