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之说情何楚,柳州先生目所睹。
余来问俗异昔闻,憩遍甘棠皆乐土。
四郊那复捕蛇人,赋役无繁尽安堵。
岂因老蟒化灵狐,儿孙不敢为毒痡。
抑亦天南风气开,山川恶产今非古。
永阳有卒戍桂东,三岁更班一赴伍。
蛮烟瘴雾毒于蛇,驱之戚若鱼游釜。
官家点名促去程,出门入门步无武。
妻儿牵衣泣道傍,见者不胜头咸俯。
谁知今日从军愁,不减当年捕蛇苦。
我今作歌亦复云,苛政从来猛于虎。
使者观风一采之,莫谓俚词浪无补。

永州捕蛇歌

捕蛇之说情何楚,柳州先生目所睹。

余来问俗异昔闻,憩遍甘棠皆乐土。

四郊那复捕蛇人,赋役无繁尽安堵。

岂因老蟒化灵狐,儿孙不敢为毒痡。

抑亦天南风气开,山川恶产今非古。

永阳有卒戍桂东,三岁更班一赴伍。

蛮烟瘴雾毒于蛇,驱之戚若鱼游釜。

官家点名促去程,出门入门步无武。

妻儿牵衣泣道傍,见者不胜头咸俯。

谁知今日从军愁,不减当年捕蛇苦。

我今作歌亦复云,苛政从来猛于虎。

使者观风一采之,莫谓俚词浪无补。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人民、压迫少数民族的诗篇。作者以自己从军经历为基础,通过对比永州和柳州两个地方的不同境遇,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诗人在永州时曾听到有关捕蛇的人遭受苦难的故事,而到了柳州之后,发现这里的民众生活安定,环境优美,与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诗人通过描述永州和柳州两个地方的不同境遇,表达了他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他批评了那些只关心自身利益、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认为他们的做法无异于猛兽一样凶猛。同时,他也指出了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压迫,认为这同样是对人民的不公平待遇。

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从军经历,进一步加深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控诉。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统治者存在,就必然会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现象。因此,他呼吁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封建统治者的伪装所迷惑。

这首诗通过对永州和柳州两个地方不同境遇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并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情绪。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封建统治者的伪装和欺骗手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