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微茫映古台,平原千里夕阳开。
谁知碧草遗基在,曾见黄金国士来。
树绕河流天外去,鸟翻云影日边回。
清时自重飞熊叟,不独奇谋得俊才。

金台夕照

山色微茫映古台,平原千里夕阳开。

谁知碧草遗基在,曾见黄金国士来。

树绕河流天外去,鸟翻云影日边回。

清时自重飞熊叟,不独奇谋得俊才。

注释:

  • 金台夕照:金台,指金人修筑的城墙,这里泛指金国或金朝的遗址或遗迹。夕照,夕阳西下的景象。
  • 山色微茫映古台:山色微茫,形容山峦起伏,色彩朦胧;映古台,山色映照着古老的城墙。
  • 平原千里夕阳开:平原千里,辽阔的平原地带;夕阳开,夕阳照耀下的景色。
  • 谁知碧草遗基在?谁见黄金国士来?:谁,疑问词,表示对未知事物的猜测或疑问;碧草遗基,青草覆盖的遗迹;黄金国士,比喻有才能的人物。
  • 树绕河流天外去,鸟翻云影日边回:树绕河流,树木环绕着河流;天外去,天空之外;鸟翻云影,鸟在翻动着云的影子;日边回,太阳旁边。
  • 清时自重飞熊叟:清时,清廉的时代;飞熊叟,古代传说中的贤者,以熊为名。
  • 不独奇谋得俊才:不仅,不只是;奇谋,出奇制胜的策略;得俊才,得到有才能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台的夕阳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谁知碧草遗基在”一句,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英雄人物的思考。而“曾见黄金国士来”则表现了诗人对有才能人物的赞美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