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曾舒啸,高台峙夕曛。
危峰几欲堕,志士不堪闻。
春树依黄鸟,秋郊散白云。
如何一激发,千载播清芬。
【解析】
“啸台”:即《登科后》中的“孤榜”。
【答案】
注释:①此地曾舒啸,高台峙夕曛:此处的“此地”指“孤榜”,指诗人在登科之后登上此楼时所发出的感慨。②志士不堪闻:志士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有失志、落寞之意。③春树依黄鸟,秋郊散白云:春天的树木依恋着黄莺,秋天的郊野飘荡着白云。④如何一激发,千载播清芬:这两句是说,如何能够激发起志士的情怀,使之流传千古而芬芳四溢呢?⑤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登高望远,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此地曾舒啸”点明题意,“孤榜”是诗人登第之后登上此楼时所发出的感慨。“高台峙夕曛”描写孤榜矗立在夕阳中的景象。后两句写登高观物,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危峰几欲堕”用夸张手法写山势高峻陡峭;“志士不堪闻”则写志士们报国无门,不能施展抱负,只能发出哀鸣。最后两句写登高观物,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春树依黄鸟”“秋郊散白云”分别写春天和秋天的景色,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孤榜”之高。最后两句写登高观物,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如何一激发,千载播清芬”写诗人希望后人能继承自己遗志,激励他们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