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瓴甓竟谁留,北苑西坑未可酬。
丽藻刻文传魏代,紫苔生润出漳流。
歌声已散宫墙废,霸业都忘翰墨收。
慎勿濡毫吟繐帐,恐教罗绮结春愁。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铜雀台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千年瓴甓竟谁留”,意为:这座历经千年的铜雀台,如今却无人留念。这里的“瓴甓”指的是古代建筑所用的砖石,用来形容铜雀台的古老和坚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第二句“北苑西坑未可酬”,意为:北苑的西坑,虽然曾经有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北苑”指的是古代皇家园林之一,而“西坑”可能是指铜雀台的一部分。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望的矛盾心理。

第三句“丽藻刻文传魏代”,意为:精美的雕刻文字,都是魏代的产物。这句话赞美了铜雀台的建筑艺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魏代文化的怀念。

第四句“紫苔生润出漳流”,意为:紫色的苔藓生长得滋润,流出的漳河水也清澈透明。这句诗描绘了铜雀台周围的美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歌声已散宫墙废”,意为:昔日的歌声已经消散,宫墙也被废弃不用。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六句“霸业都忘翰墨收”,意为:曾经的霸业都已经遗忘,笔墨也被收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最后一句“慎勿濡毫吟繐帐,恐教罗绮结春愁”,意为:千万不要沾上笔墨,以免在华丽的帷帐中留下遗憾。这句诗寓意深刻,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过去的荣华富贵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咏铜雀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通过对铜雀台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示了其宏伟壮丽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