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气胸中屼不平,九原埋骨尚峥嵘。
抗章未请朱云剑,属纩仍全子路缨。
坐上直言常骇俗,暗中清节不求名。
奸谀未死君先化,史钺何年地下成。
诗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读
- 壮气胸中屼不平:表达诗人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胸中充满不平之气。
- 九原埋骨尚峥嵘:即使死后,也能在九泉之下留下峥嵘之志。
- 抗章未请朱云剑:没有像朱云那样直接抗议,而是选择了更为含蓄的方式。
- 属纩仍全子路缨:即便生命即将终结,依旧保持着子路(孔子学生)那样的高尚品质。
- 坐上直言常骇俗:敢于在座席上直言不讳,震惊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 暗中清节不求名:在黑暗中保持高洁的节操,不求个人的名誉和名声。
- 奸谀未死君先化:即使奸佞之人尚未死去,君主就已经先有所变化或醒悟。
- 史钺何年地下成:历史之刃何时能在地下成形,意味着历史的评判何时到来。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这首诗是明朝王鏊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正直行为的坚持。王鏊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官员,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正直的个性受到人们的尊敬。
主题与思想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面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坚持,以及他对于个人道德坚守的执着。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朱云和子路的引用,表达了一种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正义和原则的精神。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加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懑与坚持。特别是“九原埋骨尚峥嵘”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体现了他对生死观的独特见解。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其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态度和文化追求。
通过这首《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 其三》,王鏊不仅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正直行为的坚守,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这首诗无疑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值得我们深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