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高楼偶共过,吴王国里旧山河。
一春风雨行游少,千古兴亡感慨多。
远近人家烟欲暝,东西树影水微波。
沧浪一曲人归去,落日牛羊上浅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和关键词进行分析。首先理解全诗大意,然后逐句分析,最后进行赏析。
“城上高楼偶共过,吴王国里旧山河”,意思是登上城楼上高高的楼阁,偶然间与李秉之一同经过。在吴国的都城里,我们曾经共同游赏过那片旧日的山河。这里写出了诗人和朋友的相逢以及两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一春风雨行游少,千古兴亡感慨多”,意思是这一春天来,风雨交加,我们出游的机会很少,可是却有千年的兴亡之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因国事家事而心情沉重的感慨之情;“远近人家烟欲暝,东西树影水微波”,意思是远远近近的人家烟已经昏暗了,东西两面的树影倒映在水中的微波荡漾。这里通过描写黄昏时分的景象来衬托出诗人心中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沧浪一曲人归去,落日牛羊上浅坡”,意思是沧浪湖边一曲送别,夕阳斜照下牛羊回牧于浅坡上。这是写友人告别的情景。诗人用苍茫的意境和宁静的画面来渲染一种离情别绪,抒发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抒情小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忧虑及无奈之情。全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首联“城上高楼偶共过,吴王国里旧山河”二句,点明登临之处,即城上高楼,也交代了同游者的身份,即李秉之。诗人由登高望远而联想到自己曾在这个古城里游赏过那些旧日的山河,由此生发出“一春风雨行游少,千古兴亡感慨多”两句感慨万千的诗句。颔联“远近人家烟欲暝,东西树影水微波”两句,写傍晚时分所见景象。远处的农家炊烟已渐渐升起,近处的树木倒映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尾联“沧浪一曲人归去,落日牛羊上浅坡”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渔舟唱晚、牧童归耕、牛羊缓步的画面。诗人以苍茫的意境来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答案】
城上高楼偶共过,吴王国里旧山河。一春风雨行游少,千古兴亡感慨多。远近人家烟欲暝,东西树影水微
波。沧浪一曲人归去,落日牛羊上浅坡。
译文:
城上的高楼偶尔与李秉之一起经过。在吴国的都城里,我们曾经共同游赏过那片旧日的山河。
这一春天来,风雨交加,我们出游的机会很少,可是却有千年的兴亡之感。
远近人家烟已昏暗,西边的树影倒映在水中的微波荡漾。沧浪湖边一曲送别,夕阳斜照下牛羊回牧于
浅坡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抒情小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忧虑及无奈之
情。全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首联“城上高楼偶共过,吴王国里旧山河”二句,点明登临之
处,即城上高楼,也交代了同游者的身份,即李秉之。诗人由登高望远而联想到自己曾在这个古城里游赏过那些旧日
的山河,由此生发出“一春风雨行游少,千古兴亡感慨多”两句感慨万千的诗句。颔联“远近人家烟欲暝,东西树影水微
波”两句,写傍晚时分所见景象。远处的农家炊烟已渐渐升起,近处的树木倒映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尾联“沧浪一曲人归去
,落日牛羊上浅坡”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渔舟唱晚、牧童归耕、牛羊缓步的画面。诗人以苍茫的意境来表达对友
人的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