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何敢望馀芬,斗酒还过董相坟。
行指冈峦低偃月,坐疑文彩上成云。
两山已雪将军耻,四海犹传制策文。
贾谊天年人莫恨,孔光张禹亦徒云。

诗句:后生何敢望馀芬,斗酒还过董相坟。

赏析:

王鏊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的首句“后生何敢望馀芬”,借用了“馀芬”一词,原意是指遗留下来的香气,这里借指历史英雄的遗风遗德,后生(年轻一代)不敢妄自尊大,只能以崇敬的心情去学习和继承他们的精神。而“斗酒还过董相坟”,则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董相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丞相萧何,这里用以比喻施宗铭作为状元的高官身份。斗酒过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依然保持着豪迈的气概,不畏权贵地前去凭吊。

第二句“行指冈峦低偃月”,描述了诗人行走在山川之间的情景。这里的“低偃”形容月亮如弯弓一般,暗示着诗人行走时的心情,可能是忧郁也可能是壮志未酬的遗憾。第三句“坐疑文彩上成云”,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幕,他的才气似乎能与云彩相融,这既表现了他对施宗铭才学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自己虽身处逆境却不改其志的坚强。

末两句诗“两山已雪将军耻,四海犹传制策文”则进一步强调了施宗铭的影响力。他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名声和影响仍然被后人传颂;他的事迹和精神,如同璀璨的北斗,照亮了后世的道路。诗的结尾“贾谊天年人莫恨,孔光张禹亦徒云”,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施宗铭的卓越和不可磨灭。贾谊、孔光、张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们的才华和品德都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而施宗铭与之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首诗通过对施宗铭生平的回顾和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才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