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春归不可攀,且乘高兴看湖山。
回旋翠壑丹厓里,小憩青松白石间。
为爱韶华连日醉,历观宦海几人还。
风尘楚蜀干戈地,举酒何缘一破颜。
【注释】
法海:指法海寺,位于今江苏苏州市东北的灵岩山上。
循:沿着。
杨家坞: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偃月冈:在今江苏苏州西,为太湖中一岛。
忽忽:怅惘、不如意貌。
且:暂且。
高兴:兴致勃勃的样子。
湖山:指太湖山水。
翠壑:青翠的山谷。
丹厓:红崖。
小憩;休息片刻。
韶华:美好时光或年华,指春天。
宦海:官宦之海,官场。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楚蜀:泛指南北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灵岩山后写的。
首句“与道卿鸣阳辈同游法海寺”,点明了诗人与道徒和僧人一同游览法海寺的情景。“鸣”字表明这是一场高谈阔论,畅谈佛理的盛会。“法海寺”,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为南朝刘宋时建立的著名古刹,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诗人与道士、僧人一起游览寺庙,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因此他感到十分愉快。次句“循平岭涉杨家坞还饮偃月冈”,“循”、“涉”二字写出了他们游玩时的情趣与情态。“还”字表明诗人已回到了饮酒作乐的地方——偃月冈,“饮酒”二字表明这次出游的目的就是为了饮酒赏景。第三句“忽忽春归不可攀,且乘高兴看湖山”,“忽忽”二字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而“攀”字则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诗人认为,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因此他不能错过欣赏美景的机会,于是趁着高兴的心情游览了湖光山色。
第四句“回旋翠壑丹崖里,小憩青松白石间。”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色。“回旋”二字写出了山路曲折、盘旋的特点。“翠壑”指的是青翠的山谷,“丹崖”指的是红色的悬崖峭壁,它们都是诗人所见到的景物。“小憩”一词则表现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惬意与悠闲。最后一句“为爱韶华连日醉,历观宦海几人还”是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此他不能错过欣赏美景的机会,于是趁着高兴的心情游览了湖光山色。同时,他也感叹自己身处官场,无法摆脱世俗纷扰,因此常常借酒消愁。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对官场的种种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