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三泖梦相通,知是平生气味同。
抱病不应如献可,解嘲那复似扬雄。
自惭杞国忧天计,谁办咸池捧日功。
多谢青山不吾负,朝朝长对白头翁。
【注释】
曹宪:人名,东汉时期文学家。时中:指曹操。抱病:身染疾病,不能参与活动。有可惜中兴天下计:有惋惜的是恢复汉朝的天下大业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独留忠鲠老东吴:只留下忠诚耿直的性格留在东吴(孙权称帝后建立的政权)。老东吴:年老的吴国(三国时的吴国)。句:一作“留忠鲠老东都”。献可:献可替否,能谤则谤的意思。解嘲:解除了嘲笑别人的责任。扬雄:西汉时期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自惭杞国忧天计:自感杞梁之妻忧天的故事而惭愧。杞国:传说中杞国人因不事国君而死。谁办咸池捧日功:谁又能做到像《尚书·尧典》里说的“咸池九歌”那样捧着太阳神的功业。咸池:《尚书》中记载的一种歌舞曲。咸池九歌:指《九歌》中的《咸池》。白头翁:指作者自己。
【赏析】
此诗为酬和曹宪所作的七律。诗人用“云间曹宪”这一典故,抒发自己对曹操的崇敬之情,并借曹操来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全诗分三段,第一段写与曹宪梦中相遇,二人气味相投;第二段写诗人抱病不应曹操的邀请,因为自己的志向在于匡复汉室;第三段写自己虽然已年老体衰,但仍然怀着匡辅社稷之心,希望继续辅佐君王,建功立业。
首联“五湖三泖梦相通,知是平生气味同”,以梦境为开端,写诗人与曹宪梦中相逢的情景。诗人梦见自己在五湖三泖之间游历,与曹操相逢。“知是”两句,写梦中相逢,说明两人志同道合。
颔联“抱病不应如献可,解嘲那复似扬雄”,写诗人抱病不应曹操的邀请。诗人认为,如果应承曹操的邀请去建功立业,就会违背了自己的志愿,因此决定拒绝曹操的邀请。“自惭杞国忧天计”,说自己自感像《春秋》里杞国人担心上天要灭亡自己国家一样担忧国家的大事。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出仕的情怀,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谁办咸池捧日功?”诗人问自己能否像《尚书·尧典》里说的那样捧着太阳神的功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
颈联“自惭杞国忧天计,谁办咸池捧日功”,“自惭杞国”两句,写诗人自感忧虑国家的大事,就像杞国的人担心天会要灭掉他们国家一样。诗人在这里用杞国人担忧天要灭亡他们的国家来比喻自己忧虑国家的大事。“谁办咸池捧日功?”诗人问谁又能像《尚书·尧典》里说的“咸池九歌”那样捧着太阳神的功业?这里的“谁办咸池捧日功”,既是诗人的自我设问,也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之言。
尾联“多谢青山不吾负,朝朝长对白头翁”,写诗人对朋友的感谢,表示自己将永远陪伴着他,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诗人用“多谢青山”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最后两句,写自己将永远陪伴着友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直到生命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