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林特地起高楼,楼上书多拟邺侯。
日与圣贤相对语,身于天地复何求。
三峰有意当窗见,一水无声绕槛流。
试问主人何所乐,本来无乐亦无忧。
横林特地起高楼,楼上书多拟邺侯。
至乐楼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建,位于黄州城东的横江之上,故称横江楼。“特地”指特意地,这里表示为了建此楼而特意地。“拟邺侯”指模仿三国时曹操在铜雀台建高殿、刻石铭功的行为。曹操曾在铜雀台上宴请宾客,并刻石记功。这里比喻自己有建楼的豪情壮志。
日与圣贤相对语,身于天地复何求。
每日与圣贤相对坐而谈论学问,身处于天地之间,又何必去追求其他的东西呢?“圣贤”指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对语”即交谈,这里表示与圣贤们面对面地交流思想。“身于天地”指自身置身于天地之间。这两句表达了黄庭坚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只要与圣贤们交流思想,就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无需再追求其他的物质或名利。
三峰有意当窗见,一水无声绕槛流。
有三座山峰恰好位于窗前,仿佛有意无意地显现出来;一条小溪静静地环绕在栏杆周围流淌。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其中,“三峰”指的是窗外那三座山峰,“当窗见”表示山峰出现在窗户旁边;“一水”则是指那条小溪,“绕槛流”表示小溪绕过栏杆流淌。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试问主人何所乐,本来无乐亦无忧。
我试着询问主人的快乐所在,原来快乐本就是没有快乐的,因此也就没有忧愁。这四句诗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它告诉人们,真正的快乐并不是来源于外部物质或名利的追求,而是源自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只要能够领悟到这个道理,那么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