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峭壁立千尺,有洞虚明忽中坼。
吴王宝剑乌能然,恐是巨灵神斧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石公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悬崖峭壁立千尺,有洞虚明忽中坼。
    这句诗描述了石公山的景色,悬崖陡峭,高达千尺,山洞深邃,光影变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2. 吴王宝剑乌能然,恐是巨灵神斧劈。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吴王宝剑的赞叹,认为它锋利无比,难以摧毁。同时,也暗示了这把宝剑可能出自于巨人之手,用巨灵神的斧头所制。

注释:

  • 石公山:指位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市的一座名山,以险峻著称。
  • 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高耸。
  • 中坼(chè):突然裂开。
  • 吴王宝剑:指吴国的宝剑,相传为春秋时期吴国国王所铸。
  • 乌能然:无法比拟的意思。
  • 巨灵神:传说中的大力士,常用来比喻力量强大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公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势之险峻和景色之美。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悬崖峭壁和山洞比作巨人的手和斧头,赋予了山石以生动的形象。同时,通过对吴王宝剑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又有对历史传说的回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