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尚玄虚,因从山腹居。
石泉留洗药,带草备藏书。
合道游空寂,修心返太初。
翻嫌郑氏谷,乌用世名愚。
【诗句】
高士尚玄虚,因从山腹居。
石泉留洗药,带草备藏书。
合道游空寂,修心返太初。
翻嫌郑氏谷,乌用世名愚。
【译文】
一位高洁之士崇尚道家的玄虚学说,因此选择在山腹居住。
山上的石泉可以用来清洗药材,山上的草木可以用作书籍的装订。
追求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修行心灵回归于最初的状态。
然而却感到遗憾,因为这里并不是古代的郑氏谷,所以没有必要在这里使用世俗的名字来称呼自己。
【注释】
- 高士:指有高尚品德和才华的人。
- 尚玄虚:崇尚道家的玄虚学说。
- 山腹居:在山腹中居住,即隐居。
- 石泉:指山中的清泉。
- 洗药:清洗药材。
- 带草:指用来装书的草本植物。
- 合道:符合道义或自然规律。
- 空寂:形容非常寂静、空旷。
- 太初:指最初的状态或起点。
- 郑氏谷: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某个具体的隐逸之地。
- 乌用:何必,有什么用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之士在山林之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心灵纯净的追求。首句“高士尚玄虚”,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志趣。接着四句分别描述了山林中的生活细节,包括用石头泉水来清洗药材,使用草本植物来装书。这些细节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也反映了他的生活简朴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中间两句“合道游空寂,修心返太初”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他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通过修行心灵回归到最初的状态,即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的状态。这种追求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和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生。
末两句“翻嫌郑氏谷,乌用世名愚”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他认为既然已经找到了心中的理想家园——如同郑氏谷那样的隐居之地,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追求世间的名声和利益,从而显得愚蠢。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独立自主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心灵纯净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品质和生活哲学,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