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多浮变,高山自苍然。
因兹脩杖屦,暂得解徽缠。
白石无尘滓,青松有岁年。
每逢偏逗历,佳处正难传。

【注释】

1.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区。独行诸峰示同游诸子:独自在清源山上游览,并把所见的山峰展示给同游的诸子(朋友)。诸子:指朋友们。2.脩:修整。3.徽缠:系在身上的带子,这里指官衔。4.白石无尘滓:白色的石头上没有尘滓。5.青松有岁年:苍翠的松树已经生长了多年。6.偏逗历:指山间弯曲曲折的地方。7.佳处正难传:美好的景致正是难以传述之处。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清源山游览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和由此引起的感想。诗的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全诗以“高山”为描写对象,突出“高山”之“高”,并着重写了“高山”的高峻、幽寂、洁净、悠久的特点。

开头二句:“人世多浮变,高山自苍然”。“人世多浮变”,指人间世事变化无常。“高山自苍然”,指青山苍苍,巍峨高耸,不受世俗的影响。诗人用两个鲜明的反义词“多”与“自”,构成强烈的对照,表现出诗人对“高山”的独特感受。

第三四句:“因兹脩杖屦,暂得解徽缠。白石无尘滓,青松有岁年。”“因兹脩杖屦”,指因山而修整鞋杖。“徽缠”,古代官员束发的带子,这里借喻官衔。“白石无尘滓”指山上的石头洁白无瑕,毫无污染。“青松有岁年”,指苍翠的松树已经生长了多年。诗人用“无尘滓”、“岁年”两个形容词修饰名词,写出了山色、山形、山势的清丽高洁。

第五六句:“每逢偏逗历,佳处正难传。”意思是说每当走到山间的曲径通幽的地方,那里的美丽景色才真正让人难以描绘。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清源山后写的。诗人通过对清源山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