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余怀素志,将子有知音。
即兹山与水,何必弦鸣琴。
扪茑亦同干,酌泉时共斟。
无言徒脉脉,相偶意弥深。
【注释】:
游清源山同洪芳洲二首 其一
曰:说吧,我怀有素朴的志向。
将子有知音:你也有知音。
即兹山与水:指眼前的这清源山和溪流。
何必弦鸣琴:何必弹琴呢?
扪茑亦同干:攀援茑萝(一种蔓生植物)也要像树木一样。
酌泉时共斟:在泉水边一同饮酒。
无言徒脉脉:只是默默地相互凝望。
相偶意弥深:彼此相亲相爱,情意更加深厚。
【赏析】:
《游清源山同洪芳洲二首》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全唐诗》录其诗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此诗写诗人游清源山时对朋友的思念。“即兹山与水,何必弦鸣琴”,是说眼前清源山的美景已经够使人陶醉了,用不着再弹琴来作伴,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张九龄是唐朝开元、天宝间的名相,他为人耿直无私,为官清廉,不徇私情,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任宰相期间,曾力主改革弊政,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抑制权贵,打击豪强,受到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被唐玄宗所器重,提拔到重要职位上,担任宰相。但是,由于他刚正不阿,敢于碰硬,得罪了一些当权者,特别是被奸臣李林甫排挤、诽谤。后来,他因被诬陷为谋反罪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就是在他被贬谪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