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萧萧仆马烦,客身寂寞托空村。
深闻夜杵应傍舍,静对寒灯独掩门。
难竟孤眠尸吏愧,犹惭一饭野人恩。
晨兴欲问田家乐,官骑催程不得言。
【注释】
①“乐平”:地名。②“仆马”:仆人和马匹。③“客身寂寞”:指行旅之人在旅途中感到孤单寂寞。④“空村”:指偏僻荒远的小村落。⑤“夜杵”:夜间舂米的声音。⑥“尸吏”:古代负责祭祀的人。⑦“一饭”:指对农民的一点小恩惠。⑧“官骑”:公家所派来的骑马使者。
【赏析】
此诗写一位行旅之人在乐平道上,暮宿于田家。风雨交加,他感到十分寂寞、辛苦和不安,而当听到邻屋传来夜舂的声音时,又觉得十分亲切。但想到自己的身份是客人,便又感到有些羞愧。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经常派遣使者去各地,了解民情、征发赋役的史实。诗人借题发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诗的前四句写暮宿田家的情景。“风雨萧萧仆马烦”,点明时间和天气,渲染旅途之苦;“客身寂寞托空村”,说明自己是个无亲无故的游子。两句合起来,把诗人那种既想投托于人但又孤独寂寞的复杂心情表现出来了。“深闻夜杵应傍舍”,从听觉上描绘出田家的生活情况,也烘托出自己的思乡之情。“独掩门”三字,写出诗人深夜归来时的孤寂心境。
“难竟孤眠尸吏愧,犹惭一饭野人恩”,这两句是说:我虽然一夜未眠,但一想到自己作为官府的官员,却要向农民乞食,心中就感到愧疚,好像做尸体看守的官吏一样感到惭愧;而我又感激那位给过我一餐饭的农夫,所以不敢睡去。这两句话把诗人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后四句写清晨起来欲问田家乐,却被官府使者催逼着赶路的情景。“晨兴欲问田家乐”,表明了诗人急于了解农家生活的心愿;“官骑催程不得言”,则表明了诗人因身份不同而不能畅谈的苦衷。前四句与后四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处境和内心的矛盾情绪。
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雕琢修饰,但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全诗通过一个细节描写来反映主题,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构思巧妙,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