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行踪满四方,不知吴越定衡湘。
树阴陈礼宁遭伐,旅次弦歌有负粮。
疲曳已非希骥乘,殷勤犹费记鱼肠。
未由蹑屩追游辙,门下将谁最简狂。
【注释】
得罗念庵书:得到罗念庵的书信。
欲使行踪满四方,不知吴越定衡湘:《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请其友入薛下取蔡女者。”又据《汉书·张敞传》,汉宣帝时有“五绔大夫”之谓,皆言其官高位显,然亦非真贤也。罗念庵(1568—1647),字贯一,号无垢道人,浙江余姚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明史》称他“好谈性理,喜谈禅”,著有《楞严经解注》、《周易参同契解》等著作。此诗首联写罗念庵书信所寄,表达了自己欲遍游各地的愿望,但不知何处才是吴越衡湘。颔联写旅途中的艰辛,树荫陈礼宁遭伐,旅次弦歌有负粮。颈联抒发自己的无奈,疲曳已非希骥乘,殷勤犹费记鱼肠。尾联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未由蹑屩追游辙,门下将谁最简狂。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是给朋友罗念庵的一封信。信中抒发了自己渴望遍游四方的愿望,但又不知何处才是吴越衡湘;旅途中的艰辛,树荫下陈礼宁遭伐,旅行中还要携带粮食;对自己的无奈,疲曳已非希骥乘,殷勤犹费记鱼肠;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未由蹑屩追游辙,门下将谁最简狂。全诗以抒写怀抱为主,情感真挚,笔法自然流畅,不假雕饰。
第一句,“欲使行踪满四方”,表明了作者希望周游天下的心情。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愿望而已,因为“不知吴越定衡湘”,所以无法实现。“吴”指今江苏苏州一带,“越”指今浙江杭州一带。“定”是“确定”的意思。“衡”在这里指衡州府,在今天湖南衡阳县,这里指湖南。“湘”是湖南的别称。这句的意思是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才能使自己的足迹遍布四方呢?“吴”和“越”都是中国的古都,也是著名的文化古城,而作者却无法决定要去那里,可见他心中有许多想去的地方而又无法选择,只能把这种愿望寄托在书信之中。
第二句,“树阴陈礼宁遭伐”,意思是说,树荫下陈礼宁遭到砍伐。这句话中的“树阴”是指树木遮挡下的一片阴凉之地。陈礼宁是明代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曾任过翰林院编修等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树荫下陈礼宁被砍伐了,所以他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外地。“遭伐”是指遭到砍伐的意思。这里的“伐”可以理解为“砍伐”、“毁灭”。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树荫下陈礼宁被砍伐了,所以他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外地。
第三句,“旅次弦歌有负粮”,意思是说,在旅途中一边弹琴一边唱歌,但是却没有带够食物。“旅次”是指旅途上停留的地方。“弦歌”是古代一种乐器,如瑟、筝、琵琶等。“负粮”是指负担着粮食。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在旅途中一边弹琴一边唱歌,但是还是没有带够食物。这里的“负粮”可以理解为“背粮”、“携带粮食”。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在旅途中一边弹琴一边唱歌,但是还是没有带够食物。
第四句,“疲曳已非希骥乘”,意思是说,疲惫不堪已经没有力气再骑马奔驰了。“疲曳”是指疲乏、劳累的样子。“希骥乘”是指希求有一匹骏马来驾车奔跑的意思。这里的“乘”可以理解为“马车”、“坐骑”。这句的意思是说,疲惫不堪已经没有力气再骑马奔驰了。这句的意思是说,疲惫不堪已经没有力气再骑马奔驰了。
第五句,“殷勤犹费记鱼肠”,意思是说,殷勤地记住鱼肠剑仍然觉得不值得。“殷勤”在这里是形容非常热情的意思。“鱼肠”是古代的一种剑名,据说它的制造材料是用鱼肠制作的,因此得名。这里的“记”可以理解为“记住”、“铭记”。这句的意思是说,殷勤地记住鱼肠剑仍然觉得不值得。这句的意思是说,殷勤地记住鱼肠剑仍然觉得不值得。
第六句,“未由蹑屩追游辙”,意思是说,还没有机会追赶上你远去的车辙。“蹑屩”是一种古代的步行方式,即脚后跟先着地行走。“追游辙”是指追赶上你远去的车辙。这里的“辙”可以理解为“车轮印”、“车辙”。这句的意思是说,还没有机会追赶上你远去的车辙。这句的意思是说,还没有机会追赶上你远去的车辙。
第七句,“门下将谁最简狂”,意思是说,在你们的门下将是谁最为简傲不羁的呢?“门下”在这里指的是朋友或师长所在的组织机构。“谁”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一个”。这里的“最”在这里是表示程度的意思。“简狂”是指简单豪放、不受拘束的意思。这里的“简”可以解释为“简单”、“粗犷”,“狂”可以解释为“豪放”、“不羁”。这句的意思是说,在你们的门下将是谁最为简傲不羁的呢?这句的意思是说,在你们的门下将是谁最为简傲不羁的呢?
整首诗以抒写怀抱为主,情感真挚,笔法自然流畅,不假雕饰,语言质朴自然,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